►购买力透支、消费习惯转变、行业深刻变革……在众多因素的交织作用下,中国车市2018年遭遇到了“负增长”。
车市突然转寒,让车企们的攻和守必须更为谨慎,同时也进入到了一个拼内功、拼信心,更拼底蕴的时代。
一封致员工信,提振士气主动求变
3月4日,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兼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联合机构)总裁潘庆在企业内部发表了一封致员工信,提振士气。
![]()
“从整体销量表现的发展来看,我们仍将坚持由稳定局面至恢复信心,从而逐步提升的三步走,大方向仍然不变。”信中就2019年开年业绩、市场环境以及企业面临的问题作出分析,并强调捷豹路虎将继续变革。
![]()
这其中所指的变革,除了资源管控、车型配比合理化、超前预测的销售准备等举措外,还将在经销商、管理团队以及销售体系等方面进行结构性调整。“力度将继续加强,更多细节也会得到完善。”潘庆补充道。
从各项业务指标和反馈看,捷豹路虎今年一开年在中国市场明显企稳——1月和2月的国内销量均达到销售目标;路虎揽胜和揽胜运动版的销量超额完成,捷豹F-PACE、路虎新发现、路虎揽胜星脉的销量表现也有所提升;经销商、港口、工厂的库存均得到了大幅改善,尤其是经销商库存,下降了45%之多;在年初的区域经销商沟通会后,公司推出的多项商务政策得到了近80%的经销商认可与跟进。
![]()
潘庆在信中并未回避企业面临的难关,他坦言:过去多年来的快速增长掩盖了捷豹路虎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企业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自去年以来,捷豹路虎就正视自身现状与外界环境变化,主动求变,这其中断舍离是无法避免的。
从现状看,捷豹路虎的压力,主要来自全球市场。
作为一家同时拥有两大豪华品牌的英国汽车制造商,充满不确定性的英国“脱欧”计划,令捷豹路虎深受其苦,每年利润损失高达12亿英镑,公司的诸多未来计划也因此延后甚至搁浅,并不得不大幅度调整支出。此外,愈发严苛的排放要求,导致了欧洲市场柴油车需求的疲软。
由于欧盟实行新的排放检测标准,欧洲五大市场都在下滑。除现代集团实现销量微增之外,其他几大汽车集团如大众、丰田、戴姆勒、宝马、PSA的销量都出现下滑。
2018年,捷豹路虎在全球售出超过59万辆,销量同比下滑4.6%,除中国和欧洲市场下滑外,捷豹路虎在北美和其它市场取得了超过7.2%的强劲增长。
捷豹路虎母公司塔塔汽车最新财报显示,捷豹路虎在第三季创下了40.6亿美元亏损。2018年捷豹路虎在华销量虽然下滑,但其亏损额仅为2.7亿英镑,不及全球亏损的1/10。因此财季大幅亏损并非由中国市场导致,其单季度亏损中主要在于一项近32亿英镑的资产减值项。
研发硕果累累,积极拥抱未来出行
面对聚焦新能源、智能化的未来车市竞争,捷豹路虎早已行动起来,提前进行了大手笔的战略投资和布局。
车透君掌握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捷豹路虎已累计投资220亿英镑用于研发、扩展其产品及生产部署。其中,捷豹路虎在2018、2019财年已累计投资31亿英镑,预计在2019年该累计值将达到40亿英镑。
捷豹路虎正在加速投资燃油发动机及新能源动力平台,包括发动机模块化、多车型模块化平台,以及下一代电动驱动单元EDU及电池组装中心的组建。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捷豹路虎的大手笔投入,正开始结出硕果。
捷豹路虎独立设计及研发的全新Ingenium发动机自发布以来,已于英国和中国同步投产;不久前,捷豹路虎还进一步发布了全新Ingenium 3.0升六缸发动机,并搭配轻度混合动力系统。此外,更具灵活性且能支持生产内燃机、轻混、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汽车的全新模块化纵向架构平台(MLA)的打造也已去年着手实施。
在本届日内瓦车展开幕前夕,捷豹路虎从零起步、独立研发的战略车型——捷豹I-PACE成为了第一款斩获欧洲年度车大奖(ECOTY 2019)的纯电动车型,它在过去一年里获得了德国年度汽车大奖、英国AutoExpress年度大奖等全球55个重要奖项,超强实力获得世界范围的肯定。
![]()
车透君认为,捷豹路虎的未来航向很明显,将努力从内燃机到自动化、互联化、电动化、共享化进行转型。
![]()
从品牌建设看,捷豹路虎也一直很有的放矢,结合豪华车市场年轻化的趋势,积极完善品牌形象与内涵,捷豹的优雅和性能、路虎的豪华和全地形方面做足文章,主动向年轻化靠拢。
写在最后:
正如潘庆在信中所言,“我们正视自身与外界现状,早早下定决心主动求变。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一、二月的销量达标情况,让我们看到了大家的坚持与努力,迎来了黎明前的曙光。”
积极调整市场策略,以共赢扎稳阵脚,以内涵丰富品牌,以创新激活未来,捷豹路虎的一系列充满深意的举措,都为迎接英伦豪车双品牌的下一个春天,在辛勤地播种和耕耘着。
(车透社出品,主编罗裕,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