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们好,这里是AI汽车圈资讯快递栏目,今日热点有:特斯拉全系售价上调3%,Model 3不受影响;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曝光,国补降50%地补取消;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公布,吉利帝豪EV摘下本月桂冠; 比亚迪王朝系列,全新SUV路试谍照曝光;小康集团瑞驰新能源,公布瑞驰E3谍照;新款宝马i3续航大幅度提升。
特斯拉全系售价上调3%,Model 3不受影响
![6e0523bf64364c5199e986c0b602a5ff.jpg]()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宣布旗下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价格将上调约3%,但售价为3.5万元的Model 3售价仍维持不变。刚官宣降价不到10天的特斯拉,突然又重新上调价格,能如此“任性”果然是老美们的作风。
![85090ed76933409191779ddb13e2b630.jpg]()
点评:特斯拉一会儿降价一会儿涨价,搞得消费者脑子有些乱。实际上,不难看出特斯拉降价这般举动是为了销量和运营成本,好比关门店、增加消费者购买需求等等,但至于短时间内闪电涨价,估计是关店计划不如预期。
新能源补贴政策出炉?国补或降50%地补取消?
![u=2412331162,1160705035&fm=26&gp=0.jpg]()
就目前而言,能确定的是2019年补贴将会就继续退坡,但退坡额度多少、政策何时落地等问题仍未得知。此前流传2019年补贴退坡幅度将达到50%,过渡期3个月内,补贴退坡幅度为30%,但目前最新流传的消息是,此次补贴退坡不设过渡期,将会立即实施。而近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人士表露,新能源补贴政策很快出炉, 且地补将会有重大调整,未来或许地补不“补车”,有可能会“补电”。
点评:种种迹象表明,新能源补贴新政即将在近两月出炉,而国补与地补退坡已成定局,只是诸多细节还有待官方版本公布。
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公布 吉利帝豪EV摘下本月桂冠
![RTX截图未命名.jpg]()
我国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5.92万辆和5.29万辆,同比增长50.9%和53.6%,其中吉利帝豪EV以3892辆夺得桂冠,奇瑞eQ、比亚迪e5也以微幅差距分别夺得冠亚军,值得一提的是东风风神E70在提升续航动力后,销量迅猛增长,同比增长高达4275.90%。
![timg.jpg]()
点评:2月本身正处春节期间,每年这时候的销量都不会太高,不过,或许是今年补贴政策一直未公布,绝大部分持币观望的消费者,想要抢在补贴退坡之前购车,也就带来亮眼佳绩。
比亚迪王朝系列 全新SUV路试谍照曝光
![w750_h500_b8101ee8ae7549559dbfeea78948b785.png]()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组比亚迪SA2的路试谍照,该车定位为介于宋和唐之间的A+级SUV车型,并且有望搭载2.0T发动机+电动机组成混动系统。根据之前公布的消息,该车基于比亚迪BNA架构打造而来,底盘调教由先前奔驰底盘专家汉斯·柯克全程参与,在NVH优化方面也会有专业大咖加入把控,这台车型给予众多期待。
![w750_h500_869c62525ddb4237ad5353978746d234.jpeg]()
点评:这款新车不仅汇聚了国际顶尖设计团队以及一流的供应商体系,况且再加上以比亚迪在新能源技术领域上的卓越表现,该车必然是“含着金钥匙出生”,这也将是2019最让人期待的A+级SUV车型。
小康集团瑞驰新能源 公布瑞驰E3谍照
![1111004228.jpg]()
小康集团旗下拥有东风风光、东风小康、小康动力、金康新能源、瑞驰汽车等等子公司,而最新公布的谍照瑞康E3,据说将会挂上金康新能源的LOGO,或归纳为金康新能源旗下产生、销售。从谍照中我们可以看到,车身四周有蓝色装饰条,左右两侧翼子板分别为车辆的快、慢充电插口,至于动力方面,该车将搭载一台163Ps(120kW),最大扭矩为300Nm的永磁同步电机,其综合续航能到305km。
![1111004247.jpg]()
点评:车子在外观上还算是中规中矩,不过在续航上,面对当下众多的竞争品牌纷纷朝400+km看齐,作为新晋车型这样的续航多少有些难堪,不过,若上市后价格能合理规划,对于代步来看,该车还是具有一定市场量。
新款宝马i3续航大幅度提升
![w523_h329_145c5b33f0ed4df58841163c3825e410.png]()
宝马官方宣布,旗下小型纯电动车新款宝马i3,将会在3月22日国内亮相,作为改款车型,主要针对i3/i3S续航里程方面进行升级,分别可达359km续航和345km续航,而电池上也从现款33kWh升级到42.2kWh,至于驱动部分,与老款车型保持一致。
![w534_h285_c9ed2abfe5cc47ab8e820f5b61fee6b0.png]()
点评:作为宝马最早一批新能源车型,实话说针对这次改款,无论是续航还是内饰以及定价等等,都令人少许失望,若想依靠着宝马身份,去消费用户对品牌的期待,这必然不是最佳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