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陈壹
不久前,大众集团在欧洲的第一个电池工厂终于开始动工。对这座欧洲电池工厂,大众集团颇为看重,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到2030年前,大众集团的相关投入将超过200亿欧元。
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车企开始入局电池市场,国内的广汽和蔚来,都是这方面的代表。理论上,车企自建电池工厂的行为并不会对传统电池品牌造成威胁,以宁德时代为例,其自身拥有强大的产能和技术优势,这是车企自建电池工厂所不能比的。
随着电池价格高企,占据超过60%成本,车企巨头想掌握自己“半条命”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加入战局,全球电池设备制造产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大众集团的这座新电池厂位于德国萨尔茨基特(Salzgitter),该工厂计划于2025年正式投产,届时产能将达到40 GWh/年,预计足够约50万辆电动汽车使用。
这还只是大众集团计划的一部分,在官方的声明中,大众集团未来将在欧洲建立至少六家电池厂。不出意外的话,六家电池厂的总产能将达到240GWh,而且能将电池的制造成本拉低一半左右。
除了电池厂,大众集团还在相关上游做了布局。在今年的3月份,大众集团就官宣了和华友钴业、青山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的事情。大众集团表示,成立合资公司的目的是进一步参与相关原材料的加工和生产,从而确保镍、钴等电池原材料的供应。当然了,这也有助于大众集团从源头上控制电池的生产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众集团外,这几年越来越多车企加入了自建电池厂的行列,包括国内的广汽和蔚来。
在去年的10月份,广汽就发布了一份公告,大意是投资3.36亿元来实施自研电池试制线建设项目方案。而此前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2)论坛期间,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也透露:埃安电池试制线将会在2022年年底投入运营。
无独有偶,前两个月,蔚来汽车计划在上海新建电池研发项目的事情也闹得沸沸扬扬。从已知的信息来看,蔚来汽车此次研发项目包含了31个研发实验和1条锂离子电芯试制线、1条电池包pack。官方表示,蔚来汽车目前的电池项目成员已经超过了400人。可以肯定,接下来蔚来汽车势必要开始加码电池领域。
其实车企们想要转换身份角色的想法很好理解,虽然宁德时代们在产能和技术上确实可圈可点,但如今电池市场的主动权依旧在“卖方”,以宁德时代为例,其手上的订单包括:7年的奔驰商用车订单、4年的特斯拉订单、15GWh的美国Fisker订单、5年的金康新能源订单,再加上宝马、现代、大众以及跟长城的10年战略合作......不难发现,车企们想要获得充足的电池供应,势必不能孤注一掷。
这一点也得到了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的证明:“芯片不是当下的难题,电池才是”。而自建电池厂,本质上是车企稳固品牌发展的一种方式。毕竟,前几个月特斯拉、大众、蔚来的相继停产,已经向外界揭示了供应链稳定有多重要。至于宁德时代们会不会开始着手准备一些事情,得看后续故事怎么发展了。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