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颖车祸虽然还没调查结果,不过很多人都猜测是辅助驾驶的锅,那边事故没有了结,这边“辅助驾驶”又再出问题。
最近,一辆开着驾驶辅助的小鹏P7在高架桥上撞上前方事故车辆,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外界对新能源汽车驾驶辅助功能的质疑再次高涨。
![]()
![]()
车主承认分神了“辅助驾驶”也分神了
在随后的小鹏汽车的官方回复中,这起事件被描述为“宁波一车主驾驶车辆与前方检查车辆故障人员发生碰撞”,说得很详细,但其中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信息:车主事发时开着驾驶辅助功能。
![]()
![]()
从目前各方面的信息来看,事发时车主开着哪种级别的驾驶辅助功能并不明确。但从现场视频可以看出,车辆在撞击前没有任何减速动作,直接撞上了前方的人员和车辆,车辆自带的主动刹车功能、前方碰撞提醒功能都没有发挥作用。
![]()
林志颖驾驶特斯拉发生车祸
![]()
疑似车主本人的聊天截图
除此之外,这起车祸还有另外两个值得注意的信息:第一,事发路段车流量不大;第二,天气晴朗,不存在视线不清的情况。稍有驾驶经验的人都知道,即便是车子没有任何驾驶辅助功能,只要驾驶员没有分神,这样的事故在很大概率上都是能避免的。事实上车主自己也承认当时分神了。
![]()
我们假设车主分神,但作为一款把辅助驾驶功能当作主要卖点的高端车型,小鹏P7至少也应该提供警报,然后作出规避动作。结结实实地撞上去,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小鹏P7的驾驶辅助系统也走神了。
![]()
看起来,这起事故和林志颖的车祸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可能是车载辅助驾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造成的。
![]()
这就足以告诉人们,目前所谓的“辅助驾驶”功能还不完善,与经过数百万年进化而成的人脑相比,车载智能需要要一段时间来完善。
辅助驾驶并不安全
面对外界的质疑,有一些新能源厂商纷纷辩称“燃油车事故概率不比智能驾驶车辆低”,但事实却相当打脸,连续发生的车祸足以说明问题。
![]()
2022年6月份,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曾经发布报告,指出在涉及驾驶辅助技术的事故中,70%都是特斯拉造成的,致人死亡的事故,特斯拉车辆更是占据85%。特斯拉是业内吹嘘自动驾驶的鼻祖,连它都是这种水平,其它厂商就不要嘴硬了。
![]()
而在辅助驾驶、各类自动问题频出之后,不少厂商对于该功能的宣传、描述也越来越保守。
![]()
去年8月,理想汽车官网上,将“理想AD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改为“理想AD辅助驾驶系统”;小鹏汽车也修改了辅助驾驶系统的名称,把“XPILOT 3.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改为“XPILOT 3.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
蔚来虽然没有对其自动驾驶系统(NOP领航状态)的名字。但随后蔚来官方APP推送了NIOPliot“考试”,通过视频和答题介绍了蔚来NIOPliot主要功能和须知,并强调其不是自动驾驶。
同时目前主流的交通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当汽车开启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时发生车祸责任划分的问题,所以像此次事故中,车主肯定需要承担完全责任。
切勿过度依赖新技术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大有取代传统燃油车之势。与此同时关于“自动驾驶”的各种宣传也越来越频繁,似乎没有高阶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就不叫新能源汽车一样。但我们仔细想想,我们真的需要在车上添加这么多的所谓“智能化”配置吗?
首先,我们发展电动汽车的初衷是什么?第一,为了环保减排,改善环境;第二,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助力国家能源安全;第三,为了在燃油车之外另开赛道,抹掉外资车企在技术上的垄断优势。
![]()
另外从技术角度来说,电动车还肩负车载智能、自动驾驶的研发重任,所以从电动车诞生以来,车企就不遗余力的宣传所谓的自动驾驶能力,并把它当做一个重要卖点,增加产品价值。
不过作为消费者来说,对那些眼花缭乱的技术名词都是一头雾水,很容易被误导。车主在体验便利的过程中也会不知不觉间放松了警惕性,从而增加了驾驶风险。
![]()
目前电动汽车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续航不足、充电难、基础设施不完善、车辆价格等,以上这些都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当然并不能全盘否定汽车智能的重要性,只是在没有完全达到对应的技术水平之前,车企如何确保这个“技术成长期”的安全性?
写在最后
这起事故又敲响了一次警钟,再次提醒车主行车安全需要始终牢握在自己手中。警示车企尽快完善安全底线,别让该类事件再次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