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产混动车大行其道,为了在众多选择中脱颖而出,长安搞了一场名为“1秒跨100℃ 温差极限”的挑战,来证明无论面对严寒还是酷暑,其蓝鲸iDD混动系统都会有出色的可靠表现。
顾名思义,“1秒跨100℃ 温差极限挑战”就是一将台UNI-K iDD从-28℃的冷冻车内开出,随即驶入经过高温暴晒已久、温度达到了73.5℃的透明容器,经受100℃温差的瞬时变化,体现其混动系统尤其是电池在极限温差下的工作稳定性。
能通过这项挑战,主要归功于蓝鲸iDD混动系统的全温域特性。
我们知道,当下新能源电池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在低温环境下电池性能衰减幅度大,混动车型同样会因此问题而导致极低温下起动困难和性能受限的情况发生。为了解决这一行业难题,长安蓝鲸iDD混动系统开发了电池预约加热和电池自动保温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车辆可以根据外部环境温度与电池温度的反馈,自动进行电池定时加热,避免用车时刻的电池温度处于极低状态。
而除了低温情况外,全温域还要考虑高温极限工况。这时混动系统的综合性优势就凸显出来了,蓝鲸iDD由于保留了一发动机+变速器的传统动力基因,这套动力系统本身就在燃油燃烧的高温环境下运转,所以面对高温输出也会比较可靠。
厂家数据显示,这套混动系统可适应零下35℃的极低环境温度到55℃的极高环境温度。
实际测试中,UNI-K iDD在中交火焰山汽车试验场进行了包括冲坡测试、极温极速等在内的多场景路段测试,最高传递效率达97%、系统综合最大扭矩590N·m的蓝鲸NE1.5T混动专用发动机和蓝鲸三离合电驱变速器,可以灵活切换动力组合来应对不同挑战。
比如在车辆爬坡过程中,蓝鲸iDD的电机和发动机两个动力源和多档位变速器可以协作发力,持续维持能增加牵引力的低扭矩输出;而在加速过程中,由于电机很快会达到峰值扭矩,也会增加一定的推背感。官方给出的UNI-K iDD百公里加速时间为8.1s,对于这个级别的SUV来说还算不错。
蓝鲸iDD混合动力系统是长安于去年6月发布的,时隔一年,以UNI-K iDD为代表的混动车型正在陆续向市场投放。根据厂家规划,到2025年,长安新能源销量将达到105万辆,占品牌总销量的35%;2030年新能源销量达到270万辆,占比达到60%。
iDD混动系统能否如愿占到品牌销量的半壁江山,和比亚迪等队友们共同扛起华系车的混动大旗,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