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晋奥斯卡电影《绿皮书》成为娱乐新闻热捧的焦点
漫哥也不例外,如痴如醉地迷上了这部电影——中的这辆1962年款的凯迪拉克62系列第七代四门豪华房车。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经典的凯迪拉克Series 62系列
凯迪拉克Series 62系列荣誉一大堆。可以说是上世纪50年代末"火箭车"巅峰时期的见证和缔造者,第一代车型诞生于1940年,到1964年的24年里面,经历了7代车型的更迭,它历经两代传奇设计师打造,是车身发展史中,诠释"流线型"如何演变为"船型"的最好教科书;是记载火箭传奇的"活历史";而它也成为凯迪拉克在那个年代技术创新的见证者和受益方。更是猫王和玛丽莲梦露曾经的最爱,其加长防弹版则成为同期美国总统的御用座驾。
今天漫哥历尽千辛万苦,为各位扒来一辆1959年款的凯迪拉克Coupe De Ville,让大家零距离感受一下经典的美式豪华。
Coupe De Ville是凯迪拉克De Ville系列豪华车的双门硬顶版本,该车系在1949年首次亮相,当时是一款建基于凯迪拉克Series 62底盘的特别车型,而正式以车系身份登场还是在1959年。这台Coupe De Ville正是1959年推出的第一代车型,虽然已成为独立车系,但其外观设计与凯迪拉克62系列车型保持着高度一致,且底盘规格、引擎型号等均一样,单从外观上看几乎没有区别。
"大",是1959年Coupe De Ville的外观带给人的第一印象,它的车身长达5715mm,宽度也突破2米大关来到了2037mm,是一台非常典型的美国全尺寸轿车。在外观设计上,这一代的Coupe De Ville采用了四圆大灯设计,这是它身上最不前卫的设计,原因是当时美国法律规定,所有市售汽车必须使用四个尺寸不大于5英寸的圆形大灯或两个7英寸圆形大灯,因此在前大灯设计造型方面,当时的美国汽车厂商并没有多少自由度。位于车头上层的四个圆形大灯是Coupe De Ville的主要行车大灯,而下层则有四个椭圆形雾灯,一共八个圆灯的设计让这个前脸多了几分外星来客的感觉。
1959年款Coupe De Ville前脸采用的金属中网倒是非常惹人注意,这个中网由全铝材质制造,由众多锥台连接形成一个正面看仿佛是珠宝链,侧看又像是一颗颗弹头的独特造型,非常精致。
白边胎壁造型非常经典。
这个闪亮的轮毂盖由不锈钢冲压而成。
外观最惹人注目的设计,当属它的"尾鳍"和"子弹尾灯"。
说起"尾鳍"还有段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美军为主导的盟军战胜了德军,战争期间表现出强大战斗力的美国P-51野马战机,也随之受到民众的喜爱,在美国被视为二战的象征性装备之一。凯迪拉克看中了民众对战机的热爱,于是决定将战机标志性的尾鳍设计带到汽车身上,在尾灯部分做起了汽车的"尾鳍"。在1948年,通用汽车首席设计师Harley Earl推出了这辆历史上首款采用"尾鳍"设计的轿车:Series 62。
二战后,美苏冷战爆发,随之展开的军备竞赛和太空竞赛让战机和航天技术进入了极速发展阶段,带着尖锐的引擎声呼啸而过的喷气式战机和在烈焰与浓烟中穿过云层飞向太空的航天火箭让民间的军备热潮进一步升温,汽车的尾鳍造型也越发夸张。
美国作为当时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甚至将这种独特的尾鳍设计"传染"到了远在欧洲的汽车厂商,几乎让全球车企都加入了"尾鳍阵营"。1959年款Coupe De Ville和Eldorado系列,正是汽车尾鳍设计的巅峰代表,高耸而尖锐的尾鳍带有一种浮夸的科技美感,而著名的"子弹尾灯"实际上更多是在模仿火箭引擎的尾焰。小编觉得这款经典设计甚至跨越了行业,对各个领域的造型设计产生了影响。
比如1963年的日本第一部电视连续动画片《铁臂阿童木》中的主角,就同样采用了尖锐的尾鳍发型、火箭尾焰的引擎造型设计。
1959年款Coupe De Ville的庞大身躯使它的体重达到惊人的2.3吨。推动这台大家伙的,当然是美国人所热爱的V8引擎了;沉重的引擎盖下隐藏着的这台6.4L自然吸气V8引擎可以输出325匹马力,由于压缩比低、引擎转速低等原因,那个年代的大排量V8引擎都没有很好的马力数据,不过扭矩表现倒是因为排量优势而得到保证,峰值扭矩可超过400N·m。
这台V8引擎所提供的动力通过一台通用hydra-matic 4前速自动变速箱传输至后轮,但这样的动力配置对于全尺寸轿车来说,真谈不上"动力充沛"。这台6.4L V8引擎体积其实并不大,从下图中可见巨大的引擎舱内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空间是闲置的。这部分闲置的空间,也可能是给选装冷空调所预留的位置。
极其沉重的钢制引擎盖就是靠两根这样的弹簧和铰链机构支撑起来的。
向往轻松自由的美国人可不会让手动变速箱束缚自己的右手,因此他们早早普及了自动变速箱,虽然当时的自动变速箱传动效率与换挡速度不及手动变速箱,但是却能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
打开沉重的车门,小编的视线立刻被那张巨大的前排座椅所吸引,而与其说是驾驶座,不如说是一张巨大的沙发;得益于横贯式中控台布局和怀挡设计,1959年款Coupe De Ville得以使用横跨整个驾驶室的一体式坐垫,而这个一体式坐垫居然还支持前后和上下角度的电动调节!
前排座椅非常宽大,一体式坐垫由真皮与精致的织物包裹,填充物非常柔软,坐上去的感觉就像是一张高档大沙发。这样的前排大沙发在静态乘坐时的舒适性甚至可以完胜当前的劳斯莱斯幻影,不过大家不必指望它有任何的包裹性,对于这张大沙发来说,所谓的"包裹性",其实就是在你落座后,屁股陷入无比柔软的坐垫时的感觉。
前排坐垫支持前后和上下角度电动调节按钮,现在看上去有点寒酸。
中央扶手也是非常宽大舒适,扶手内没有设置杯架和储物格。
尺寸巨大的液压助力方向盘采用非常细小的条辐,但是握感却是出奇的好,横向显的车速表在金属饰件包裹县显得非常古典,驾驶侧车门上的三角窗、手动调节后视镜、雨刮器控制拨杆等小玩意足够小编玩几个小时的。按下内侧的金属圈可以触发喇叭。在1959年,方向盘里当然是没有安全气囊的,甚至连座椅上的两点式安全带都需要选装。
横向的速度表使读数一目了然。
驻车踏板旁边的小踏板是驻车锁止机构,当踩下驻车踏板时会自动锁住踏板,当需要解除驻车,需要先踩下这个小踏板,然后才能将驻车踏板松开。
仪表台右侧装有时钟,提起6点方向的细杆可以调节时间。
仪表台左侧是一个与时钟相呼应的车标装饰,而车主也可选装成定速巡航控制功能。想不到吧?在1959年,凯迪拉克的Coupe De Ville就可以选装定速巡航了。
上图中的摇杆是用来开合下图的小窗的,而位于凯迪拉克车标下方的那个提手则是车门开关。
四个车窗均为电动升降,除了副驾驶和后排的独立升降拨杆之外,中控台右侧还有四个车窗的控制拨杆,而在下方的则是雨刮控制区域,雨刮可分三档速度开启。
驾驶座一侧后视镜角度由这个小拨杆调节。而副驾驶侧没有车外后视镜,这点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
虽然在1939年已经发明了车载冷空调,但因当时的压缩机体积太大、太重,该车并没有标配冷空调,只提供选装。而选装又因为价格(约占普通人年收入的20%)和维护成本太高,基本无人问津,所以当年很多美国人是买得起车却装不起空调。
(这就是《绿皮书》中两位主演,大热天在车里也总是开着窗的原因)
这里控制的是车内暖气,下方拨杆调节温度,上方拨杆选择工作模式,而左侧垂直方向的拨杆则用于控制风量;在不开启暖气时,通风装置会将车外的新鲜空气引导吹入车内。
车灯控制旋钮在仪表盘的左下方。
除了前排,就连后排座椅两侧都设置有烟灰缸和点烟器,以方便后排乘客吸烟。
因为当年的技术原因,这台长达3302mm的轴距和全尺寸车身的巨无霸,空间都浪费在了超长的引擎舱以及行李箱上了,以致其后排空间表现仅相当于目前市面上的热门中型轿车。好在得益于与前排处于同一水准的大沙发,后排的乘坐舒适性也并不会太让人失望。所以,别看这辆车车身非常长,实际上车内空间表现远不及当今的中大型轿车。
这样的后排腿部空间也就相当于目前主流中型轿车的水平。
巨大的车身,浮夸的尾鳍和子弹尾灯,再加上安全性差但无比舒服的大沙发和高度自动化的车内配置,1959年款Coupe De Ville很好地展现了美国人对于豪华车"大"的需求,以及"舒适全靠软"的独特理解。
END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