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能源车发展越来越快,车上的娱乐方式也变得丰富起来,就拿车机系统来说,各种智能手机上的功能都往上面放,让汽车变成了一个更加大号的终端设备。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随着车上的功能越来越多,很多车企开始利用这方面进行赚钱,最有代表性无疑就是订阅服务了。
![继奔驰之后,宝马的座椅加热也要付费,网友:抓着羊毛就使劲薅?]()
在车上玩订阅制,这种做法最早出现在特斯拉、蔚来这样的新势力车企上,通过预埋硬件的方式予以实施。这其中,大多数车企的订阅服务都是在辅助驾驶这方面,在日常使用比较多的功能上并不受限制。
![继奔驰之后,宝马的座椅加热也要付费,网友:抓着羊毛就使劲薅?]()
不过当面对钱的问题时,商人是可以突破底线的。
最近,宝马在韩国地区推行了订阅服务,但并不是关于自动驾驶的订阅,而是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灯光系统甚至是苹果Carplay服务。而在收费方面也是整出了新的玩法,根据时间来算价钱,分别为一个月月、一年、三年以及终身买断四种形式。就以最基础的座椅加热为例,由下到上的费用为18美元、176美元、283美元和406美元。
![继奔驰之后,宝马的座椅加热也要付费,网友:抓着羊毛就使劲薅?]()
很多网友表示,像车机内部的软件服务、OTA升级订阅尚且可以接受,毕竟研发费用这些都要用钱,而作为使用者之一,分摊成本也是可以被接受。但像座椅加热这种硬件也要进行订阅就显得有些太过离谱了。
![继奔驰之后,宝马的座椅加热也要付费,网友:抓着羊毛就使劲薅?]()
无独有偶,之前奔驰就因为推出付费解锁后轮转向功能同样被网友们骂了一顿,而这次宝马也是紧随其后,引来市场舆论的一片唾弃。
![继奔驰之后,宝马的座椅加热也要付费,网友:抓着羊毛就使劲薅?]()
难道车企不知道推出订阅服务会招来舆论上的谩骂吗?显然不是,而在知道后果的情况下还要选择继续实行,对于自身而言,显然是利大于弊。
那么为什么车企要把已经设定好的功能藏起来不给消费者使用呢?我个人感觉是为了能够降低产品售价。很多时候,我们买车时往往会为了一个功能而多买十几个自己日常使用频率低的配置。这种购车方法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最优解,因为这也相当于提升了整台车的售价,购买门槛被进一步拉高。而使用订阅制的服务以后,车主可以用较低的价格把车买回来,然后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配置进行激活,而不需要的直接无视就好了。
![继奔驰之后,宝马的座椅加热也要付费,网友:抓着羊毛就使劲薅?]()
此外,如果订阅制可以被大家接受普及的话,那么未来车企可能就不会像现在区分出那么多不同种类的配置车型,而是只推出一款车型,全部都预埋好硬件,消费者想要什么功能在上面进行订阅开通就好了。
![继奔驰之后,宝马的座椅加热也要付费,网友:抓着羊毛就使劲薅?]()
订阅服务是一片很有利润的全新项目,对于车企来说这绝对不能错过。特别是中控台上面那一块屏幕,蕴含着大量的可能性。车企可以结合车联网、娱乐等多种玩法向消费者要钱。就像现在的流媒体应用一样,每月交钱就能解锁更新的剧集,更清晰的视频分辨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车企即便再艰难,也要自己搞智能座舱的原因。
![继奔驰之后,宝马的座椅加热也要付费,网友:抓着羊毛就使劲薅?]()
总结
我们之所以意见那么大,主要是因为之前理所应当的功能被取消而感到有些心理不平衡,认为车企就是在坑人。不过在未来,我相信会有更多功能会被纳入到订阅服务当中,但与此同时产品价格也会逐步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