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不少车友在评论区留言,称“很想看大虎悠我对奇瑞凌云S的看法”。不用说,就是那台号称“专业赛道级”的凌云S。知名车评人38号给与凌云S的公开评价是:油门反应慢、变速箱反应慢、刹车也不线性、转弯侧倾大……运动恰恰就是这款车最大的弱点。
![]()
然后呢,有个叫做“叶问”的大V立马站出来反对38号。双方的支持者随即进入互相伤害模式,38号支持者这边,说“叶问”是前奇瑞员工(奇瑞变速箱工程师),离职后还经常以嘉宾身份出席奇瑞的发布会,很难让人不怀疑他为奇瑞站台的“纯洁性”。
![]()
而“叶问”支持者则给38号送出“大佐”雅号,因为38号经常不掩饰自己喜欢日系车的态度……车友想要听大虎悠的看法,其实是想探探口风,看虎哥我支持谁?对不?
事出反常必有妖
车评媒体的话,仅供参考
不好意思,这一次,我不站队(就算站了队我也不告诉你)!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不管是什么车评团队,想要存活,想要发展壮大,无一不是需要依靠大量资金去维持的。——所以,资金从何而来?相信这个问题并不复杂。
基于这一基本客观常识,我们得出结论:车评媒体的话,仅供参考,不可全信。谁要是把车评人讲的话当真理,那只能说明他自己“图样图森破”。更夸张的,不少车友因为无限信任、甚至崇拜某些名人、网红,从而主动加入骂战,那我只能说,你太单纯了!
在汽车圈“拉踩引战”的背后
您得想想:谁是赢家?
举个例子:在国内新能源战场上,代表美国西方势力的特斯拉,和代表我国民族骄傲的比亚迪,常年处于“水火不容”的状态。看看两方的支持者们的态度就非常清楚了:特斯拉支持者看不惯“爱国情怀营销”;而比亚迪支持者则表示“爱国就要买国产品牌汽车”……
![]()
然而从来没有人冷静下来想一想,车企之间“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赢家是谁!——或许就是车企本身!就说特斯拉和比亚迪,磕来碰去,最后双方都开开心心的销量大丰收。一个销冠,一个销亚,其乐融融……
商业的本质就是做生意赚钱
别去谈其他的
去年8月,比亚迪表示:刀片电池已经开始向全行业外供,称“几乎每一个你能想到的汽车品牌,都在与比亚迪电池洽谈合作。未来,刀片电池将陆续搭载在国内外各主流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上”。
![]()
当时比亚迪为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的消息便频频传出。据相关爆料称,特斯拉搭载刀片电池的首款车型是Model Y,并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供应。随后,比亚迪和特斯拉双方都矢口否认。
![]()
可就在最近,比亚迪副总裁廉玉波在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时透露:比亚迪即将为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称“特斯拉是学习的好榜样,我们从特斯拉这里学到很多很多”……是不是让很多人感到大跌眼镜呢?
汽车圈很乱、水也很深
车友们冷眼旁观才是最佳态度
翻开大学经济学教材,就会看到非常熟悉的内容:企业存在的价值是创造经济价值;企业自身的第一任务是盈利;第二任务是利润最大化。是的,企业不是非营利性机构;企业也不是学术机构;企业更不是慈善机构!任何企业经营者共有的名字是:生意人。
![]()
邱吉尔说过: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话放之四海而皆准。话题回到“凌云S事件”:也许过段时间你淡忘了38号,也许你也记不起有个人叫“叶问”,但凌云S这款车的知名度是已经牢牢的站住了。——所以,谁是赢家呢?
车友热爱汽车,讨论新车的性能参数、设计理念,那是好事。但如果无法冷静、平和、客观,动不动就“站队这边”或者“站队那边”,骂来骂去,互扣帽子,我只能说,你还是太年轻!
![]()
被人当枪使,耍得团团转,最后却只感动了自己……和那些所谓的明星粉丝团又有啥区别?所以,大虎悠对于“凌云S事件”最后想说的是:想要了解一款车,最好的方式是“想办法租一台回家体验一星期”。这比看任何车媒评价都管用!自己不喜欢,别人说的再好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