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陈欣
近日,零跑汽车凭借旗下车型零跑C11的交付,又“火”了一把。
在百度中搜索关键词“零跑 电池”,会发现几乎已经被“偷换电池”、“涉及虚假宣传”的新闻刷屏。
![]()
事件的来龙去脉其实非常简单。
去年4月18日,客户以 189800元的价格盲定了一辆零跑C11。在开放“盲定”时,零跑汽车宣称搭载了中航锂电的电池设备,并以此背书了C11出色的续航能力。
![]()
而交付时电池电芯却偷梁换柱换为欣旺达。盲定客户向官方寻求解决方案,当然也不是一帆风顺。在售前和售后之间,被“踢皮球”了一阵。
![]()
![]()
在采访中,当地零跑中心店长表示,这位车主当初属于盲订,盲订时新车还未下线,因此所有配置“以交付为准”。零跑方面表示大概率会使用中航锂电,但后续会增加其他品牌。加上三月份国内疫情发散,中航锂电装车量跟不上,零跑这才新增了欣旺达。
目前,双方仍在协商之中。
不同于燃油车核心动力是由发动机提供,“三电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也就是电池、电机、电控。
作为汽车重要部件,也是零跑在预售时会专程“点名”作为背书的知名供应商,交付时暗度陈仓的更换了其他品牌,这算不算“虚假宣传”,我们还要再看究竟,不过此种做法伤害了用户的感情,已经是板上定钉了。
由于不同电池之间,安全性和电池电量都存在较大差异,电池供应商的选择,不仅会直接影响购车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同时也会影响汽车售价。
以特斯拉为例,当起搭载三元锂电池时,价格就贵。而换成磷酸铁锂电池,汽车价格也随之降低。
在此次零跑汽车交付事件中,零跑店长表示,对于盲订客户,所有的配置都以交付为准。当时只是按中航锂电来宣传,只是大概率会用。对于这种“解释权最终归商家所有”的合约,消费者想要维权是难上加难的。
随着造车新实力的加入,消费者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消费者作为弱势群体,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擦亮双眼,捂住钱袋,不要轻信宣传,一切还是要等量产后的实车为准。
例如零跑汽车,虽然通过“盲定”等多种营销方式,近两年销量喜人,不过“增收不增利”成为零跑面临的最大问题。
2021年全年,零跑合计交付43748辆电动汽车,较2020年增长443.5%。其中交付量最大的是零跑T03。作为零跑旗下的低端车型,T03作为主导车型,直接拉低了零跑的盈利能力。
随着零跑T03的大卖,零跑反而面临亏损加剧。零跑科技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分别为9.01亿元、11亿元和28.4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50亿元;经调整后净亏损分别约为8.1亿元、9.35亿元和26.29亿元。
一边在营收上“叫好不叫座”,一边又在伤害用户情感。随着小米、百度、创维等科技巨头强势入局,从内部和外部双方面来看,零跑未来面临的挑战只增不减。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