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专访】“对于MG MULAN的定位,我们希望它在全球范围之内,能像大众高尔夫一样,是一款在全球足够有影响力的车。”
上汽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乘用车公司首席数字官兼MG品牌CEO张亮对刚刚首发的全球车MG MULAN寄予厚望,“MG MULAN是MG重回新能源市场或者说纯电动市场的第一枪。”
![]()
三个“首次”奠定出海底气
虽然MULAN源自中国古代神话花木兰,但张亮向有车以后表示,MULAN在命名上并不会使用中文,而是拼音。
“我们选用这样的名字其实跟男性女性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还是聚焦木兰精神。”
![]()
张亮表示,木兰的三个精神,无论是过硬的实力,还是她的爱国精神、大局观、能担当和敢于突破传统束缚、敢想敢做的态度,都是当下中国汽车行业所需要的,也是上汽应该承担的,恰恰也是MG MULAN这辆车所具有的特点。
统一的车名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信号,标志着MULAN源于中国,辐射全球,国际范儿十足。
当然,仅仅靠一个全球化的车名打遍天下无敌手是远远不够的,面对早已在欧洲市场卖的大红大紫的ID.3,MULAN必须得有点绝活才行。
在MULAN身上,我们看到了三个“首次”:星云架构、魔方电池以及超级电驱系统,这些技术都是首次在上汽乘用车上使用。按照张亮的话说,MULAN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
上汽星云纯电平台拥有全尺寸带宽,可覆盖从A级到D级不同细分市场,涵盖轿车、SUV、MPV、跑车各种车型。而MG MULAN作为该平台打造的首款全球车,拥有3.8秒破百(四驱)、5.3米转弯半径、50:50前后轴荷比等亮点,虽然目前还未有人体验过实车,但单从数来看确实值得期待。
![]()
“电池和电驱可以有不同的性能要求,但是平台的实力决定了我们接下来很多年的纯电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张亮说道,“这套东西对于整个上汽来讲意义非常重大,我们接下来的纯电产品基本都要诞生于这个平台。”
而MULAN搭载的上汽“魔方”电池,可实现 “超薄纯平”纯电技术,为整车的空间、驾控、换电等赋能。LBS躺式电芯有效降低电池整包厚度,让整车空间布置效率更高。超薄电池还带来超低质心高度,且质心分布均匀,能有效抑制车辆高速行驶中的侧倾,使车身更稳定、操控更纯粹。纯平的电池设计,则让电池与车身完美结合,可满足用户的换电需求。
![]()
“大家都希望每次看到的每个维度都是一鸣惊人的,我想这需要非常强大的产品综合实力,再加上跨界的表现力,再加上上汽“魔方”电池和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组合出来的模式差异,我想它的生命力是非常强的,这也是我们的底气所在。” 张亮说道。
除了MULAN,今年MG还会有重磅新车推向市场。张亮还透露,目前MG在海外卖得最好的产品是纯电动MG EZS,为了MG MULAN的推出,其并没有在国内市场投放纯电动MG EZS。“MG MULAN是打广度,后续会有打深度的产品,是更加能够体现MG品牌特点的,也会有打高度的产品,有更高端化的产品表现。”
要绝活,更要口碑
虽然MULAN的绝活足够吸引眼球,但当下的新能源市场已逐步趋于成熟,它不再是若干年前那样一个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需要各家车企时不时去做一些博眼球的动作。绝活和亮点固然重要,但如果想在全球范围内打造影响力,更需要的是产品和品牌自身的口碑。
张亮认为,树立MG MULAN的口碑,需要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综合能力要强。“我们觉得它是用综合产品力来产生影响力的,所以首先需要它的综合能力非常强,在每个维度上都具有长期适用的口碑,电池的安全性、整车的安全性,整车的环保性、驾乘的体验、造型的感受等等方面都要有比较好的表现。”
二是能够撬动很大用户价值而且是独创性的绝活。在这方面,MG押宝标准化的ONE PACK电池包,而这或将直接影响纯电产品在消费者眼中产值认知、使用模式认知以及补能方式的变革。
![]()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换电以及车电分离领域做的最好的车企是蔚来。截至6月13日,蔚来在中国共布局969座换电站,用户累计换电次数超过900万次。而蔚来的Baas车电分离方案也早已进入商业实操,采用Baas服务模式购车的消费者比例已超过50%。
这两项业务较为高效解决了电动车补能难以及残值低这两大电动车用户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所以每当人们提起蔚来,联想到的一定是便捷的换电服务以及创新性的车电分离模式,而这就是所谓的口碑。
无论对于MULAN还是MG,此前在燃油车时代所标榜的运动和年轻化,在极致“内卷”的新能源时代显然是无法支撑所谓的“口碑”。所以如果能够依托上汽集团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把其它车企想做却没法做的、资金壁垒巨大的换电体系做起来,无论是对MULAN还是对整个上汽集团“新口碑”的建立,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