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薛雅夫
近期和广州本地某车企负责车主社区的朋友聊天,说到自媒体时代,车企也想做好内容,这是一个能有效与用户架起沟通桥梁的绝好方式。可这事儿做起来又没我们想得简单,当中涉及到的每一个知识点、技术剖析都需要与内部工程师反复沟通、相互达成共识后才能审核发布,自然无法脱离内容干巴巴、毫无可读性的现状。要想做得跟抖音短评快、B站风趣有笑点,绝不是一件容易达成的结果。这就是大企业所面临的困扰。
谨慎,是产品研发最基础的态度,副作用是工程师的浪漫向来难以和用户达成共鸣。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汽车设计。
或许负责拿笔画图做外观油泥的设计师们,都曾幻想自己可以成为汽车界的毕加索,能绘制出将思想翱翔于宇宙浩瀚边际的现实主义,每道曼妙的腰间曲线又指不定是与钣金师吵上几嘴,相互骂战才争夺而来。(想到这里,我忽然对马自达肃然起敬)
当然,汽车作为精密的工业制品,机械与设计理应共存,每款产品的背后都应代表着一份理念与价值观,就好像是你看见法拉利就不由自主地有驾驭它的冲动,这就是所谓成功的设计。
还有本田,也是为数不多能够将矛盾糅合得较为平衡的品牌之一,特别是广汽本田近期发布的全新SUV——致在(ZR-V),就个人觉得在感官层面,塑造了不错的典范。精致、异彩,特别是这种新鲜感放在了长期以往都在强调精益、实惠的日系产品上,确实很久都没有过。
回归初心,便是最好的设计
从效果看,致在又是一辆实物比照片好看的车。批判一款亲民的热销车,若不是到达百万级的金字塔顶端产品,我认为还得要结合回品牌自身发展的情况来看。现如今网络上各路媒体之所以对广汽本田致在有不错的风评,源于它的设计相比过往产品,确实能够看到不少革新和新的想法。
例如前脸有更多错落有致的区域划分,轮拱用上了亮黑色的装饰板、小溜背、大屁股、真双出排气以及内饰的马鞍式中控区,和大量随处可见的软性皮革包覆,细看每一小处都足够细致,这放在一个长期给人印象是运动、热血的品牌来说,着实惊讶不少。
为此,我又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1. 从设计本身来看,本田粉能够从早年的CR-Z双门小跑车以及DC5这样的赛道机器“前辈”身上找到影子,其思路异曲同工,均属于感官与体感相同步的产品。无论是大家因为它的外观而开始了解它的性能,还是因为性能隐藏在一副美味可口的外包装表面下,都不妨碍它是许多人心目中的dream car。至少广汽本田致在看起来就挺有几分精致体育生的感觉。
尤其是鹰眼大灯与满足进气/散热效率的大嘴格栅,还有饱满的尾部线条,都能看出广汽本田致在在致敬曾经的混动小跑车CR-Z。这种感觉真好,有传承的韵味,极容易让我这类本田粉高潮。
2. 品牌能力补短。去年广汽本田躁梦节上,我曾就型格的外观设计,询问了一位同行如何看待型格对于广汽本田的影响。他的回答让我颇感深刻:广本的很多车都很运动,飞度运动、雅阁运动,包括奥德赛开起来也非常轻快,要造一台好开好耍的车,对Honda来说并不难,如何再继续往上走,确实值得再权衡,型格的意识形态算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特别是放在8-18万元的市场,中国品牌内卷得十分严重,各项配置几乎顶到天花板,售价还不高,或许在机械水平这种传统科目上,中国品牌仍有细微的差距(人车沟通感、底盘极限度、改装潜力等),但消费者并不介意用更少的钱买到跟你能力差不多的产品,因此属于合资品牌的机会,就需要在更多附加价值的区域,做得更多。
除了服务之外,对于Honda的车型而言,如何继续提升NVH质感、工艺精细度,弱化产品过于硬核的形式,在这个大方向上,合资阵营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而型格作为本田全新架构Honda Architecture的首款新车,确实打了个样。
不疯魔不成活
本田这家企业有点特别之处在于,肯打拼敢设想,跟今天人们常说的“创业者心态”是一个意思,要不然本田宗一郎老爷子也不会立下家规:企业不搞世袭制,能者上任。而这点是这家企业长期以往都能感受到年轻化浪潮的重要因素。
企业文化自然也会影响旗下产品研发的调性,在完成新车亮相发布的短时间内,广汽本田致在能够博得眼球关注,除了外观足够异彩外(可理解为对年轻化、运动化、个性化的追求),有一点不同是,它和当初冠道、皓影诞生的背景多少有点不同,尽管冠道是目前广汽本田的旗舰级作品,但从广汽本田致在自身的定位看,又实实在在是全球车的身份(前身为HR-V)。
值得一提的是,HR-V也有分欧版和美版,事实上两个版本都被广汽本田引进了,只不过前者换了一个身份,同样为近期热门新车——极湃1;至于后者则是今天的主角致在。而在车身的尺寸上,致在的轴距仅仅比皓影短了6mm,这意味着它将有非常接近于皓影的空间体验,这对于它目前似乎是介于缤智与皓影之间的定位而言,是可眼见的一大优势。
其次则是定价的玩法。虽目前新车售价并未公布,姑且用不太科学的算法,在顶配缤智与入门版皓影之间估个值,同时考虑到同级暂未有较明显对手的前提下,个人猜测14-16万元是较为有可能的。如此一来,意味着新车上市后的竞争对手则锁定大众途岳(15.86-22.38万元)、日产逍客(15.49-18.89万元)、丰田锋兰达(12.58-16.98万)等车型,相较下,广汽本田致在的动力与空间则会成为上述车型的最大威胁。
并且根据可靠消息,型格在年内还有望推出2.0L的i-MMD混动版本。作为相同架构诞生的同源产品,致在除了在保留当前同为240TURBO涡轮增压发动机外,其往上走的路线,显然也会借鉴型格的做法,毕竟拳头产品加入广汽本田的锐·混动家族这种事儿,大概率不会错过。
当然,实打实的配置层面同样不含糊:Bose音响系统、10个安全气囊、Honda CONNECT 3.0智导互联系统均不会缺席;其座舱设计能兼顾轿车乘坐的舒适性以及SUV的宽阔视野,这是本田最擅长的玩法了。
不得不说,从型格之后,广汽本田全面进入了全新架构Honda Architecture,其包含了研发、设计、生产和采购等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升级优化,同样以降低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为目标,并实现更高效的研发、更精益化生产,以此提高车型的通用性,并提高产品的竞争实力和性能。这才是这台车背后的科技呈现。像本田这种工程师思维的车企,能够变得如此感性,肯打破过去,重新开始,只说明一件事:致在造得还挺纯粹呢。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