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彭博新闻社报道称,中国汽车制造商一汽集团正在考虑收购出行巨头“滴滴出行”的大量股份。报道显示,一汽集团已经与滴滴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接触,并表示有兴趣成为该公司的主要股东。此外还有消息称,中国一汽承诺会帮助滴滴解决与数据安全相关的问题,从而为香港上市铺平道路。
对此,中国一汽(以下简称:一汽)回应称是“不实消息”,而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则未见到任何官方回复。一品汽车试图从一汽旗下其它业务部门了解相关情况,一直未得到正面回应。不过,结合双方目前的需求来看,一汽和滴滴若达成合作,恰好可以各取所需,完全具有谈判的可能性。
1 一汽“吞象”
车市变革时代,各大车企都在进行升级转型,除了汽车产品的电动化、智能化之外,如何从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成为科技公司,也是很多车企当下研究的课题。在这方面,一汽一直动作频频。
此前一汽与拜腾、博郡等造车新势力的合作,与东风、长安共同成立T3出行,展现了一汽在科技转型上的实干行动。同时一汽在“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及技术创新战略发布会上也明确了公司愿景:“美妙出行,美好生活,打造世界一流、环境友好、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移动出行服务公司。”
可见一汽在科技转型业务方面,是有迫切需求的,而滴滴对一汽的科技转型业务,也会起到很大帮助,而且现在收购滴滴,也是一个“好时机”。据最新消息显示,滴滴股价已跌至1.95美元(2022年5月31日 16点整,美东时间,盘前交易),总市值已跌至94.66亿美元(美股)。
相比滴滴去年6月在美国上市后,18美元/股、总市值681亿美元的光辉时刻,现在收购滴滴可以用“大甩卖”来形容,但依然有一种“蛇吞象”的感觉,毕竟成为滴滴大股东,在整个行业内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一汽也会慎重考虑在收购滴滴上拿出多少预算。滴滴可以帮助一汽进行业务转型,一汽又能为滴滴带来什么呢?
2 滴滴的“护身符”
去年年底,滴滴就宣布从美股摘牌,转而寻求在香港上市。5月23日晚间,滴滴举办了临时股东大会,就是否在美国纽约交易所自愿退市一事进行投票,结果显示,滴滴确认将正式推进从纽交所退市的工作。
而在国内,滴滴在收获大量用户的同时,也引来了不少差评,“顺风车”事件、司机收入减少等问题,都在影响着滴滴的品牌形象和口碑。而且此前由于滴滴涉嫌敏感数据泄漏给美国,在国内被主管部门采取了禁止新用户注册,禁止APP下载等处罚措施。这些也会成为滴滴在香港上市的障碍。
如果一汽收购滴滴,就意味着一汽将拥有国企身份,这是一张不错的“护身符”。而且一汽有能力帮助滴滴解决与数据安全相关的问题,从而为香港上市铺平道路。此外,一汽还能圆滴滴的“造车梦”。
2019 年 11 月,滴滴与比亚迪合资成立了美好出行(杭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持股 65%,滴滴持股 35%,比亚迪是控股方。二者此后于 2020 年 11 月合作推出了定制网约车 D1,当时直接参与此合作的滴滴部门也是小桔车服。2020 年 6 月,滴滴子公司滴滴自动驾驶宣布与北汽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高级别自动驾驶定制车型,专门用于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
大约两个月前,滴滴进军造车的消息也被曝出滴滴开始启动造车项目,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此外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计划在自研以外尝试新的路径,并开启新的自动驾驶卡车业务。
对滴滴造车一事,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滴滴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是自己设计车辆,但进入量产环节还必须找代工厂,否则成本压力会非常大。第二是选择利用自身大数据优势发展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但这两条路都不平坦。”
而一汽若入股滴滴,滴滴的代工厂有了,发展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也有可靠支持了,港股上市之路也更加平坦,外加“国企身份”的“护身符”,这样的滴滴可以说“稳了”。既然双方可以各取所需,那合作与交易就有谈判的可能性。
一汽入股滴滴后续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一品汽车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