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众传统车企中,虽说大众率先在电动领域进行了布局,但事实上,旗下的产品种类还无法渗透到每一个细分市场。
截止目前,大众在全球范围已推出ID.3、ID.4、ID.5、ID.6以及ID.BUZZ等五款ID.系列车型,其中三款SUV,一款为MPV,一款轿车。
大众ID.3
即便车型数量达到了5款,车型种类也覆盖了常规的轿车、SUV以及MPV,但相比自家燃油车型,显然还不足以使其在电动领域称霸。
这就使得大众在纯电领域,还需要快速进行细分市场的渗透,推出更多全新车型。否则,在造车新势力的猛攻之下,大众难以在电动市场取得先发制人的优势。
大众ID.1手绘图
其实,早在2020年,外媒就已经曝光了大众正在研发ID.系列中最小的车型ID.1。根据外媒Electrek报道,大众汽车首席运营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ID.1在补贴之后的价格将低于2万美元(约合14万元人民币)。
而近日,海外媒体透露了更多有关大众ID.1的信息。
新车在尺寸上将与Polo相近,定位入门级纯电汽车,该车将在西班牙的MEB Entry工厂进行生产,预计将在2025年推出,售价约17000英镑,约合人民币14.2万元。
不过按照两年前给出的信息来看,彼时大众ID.1是取代e-up!的,而e-up!则是一款微型汽车,定位低于大众Polo。
大众e-up!
当时大众给出的ID.1的电池容量规格,则是24kWh和36kWh。毫无疑问,这样的电池容量放在当下,可以说毫无竞争力。毕竟,不大的电池容量,必然不会带来可观的续航里程。
或许,当时大众只是想让ID.1成为一款满足城市日常通勤的车型。但如今,大众似乎看到这一市场并无利益可图,按照当时的预测,即便搭载36kWh电池容量的ID.1,其最大续航可能也达不到300公里。
而目前,续航不到300公里的纯电汽车,谁会去买?除非,这台车有着相当低廉的售价,比如五菱宏光MINI EV,否则,高价低续航的纯电汽车,谁会买单?
五菱宏光MINI EV
或许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大众不得不调整策略,将ID.1更改为一款平替Polo的小型纯电汽车。与此同时,原本考虑的24kWh和36kWh电池容量,也将由更大容量的电池所代替。
据了解,ID.1有望在动力规格上,采用与此前大众推出的ID.LIFE概念车相近的动力配置,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电机最大功率为234马力,最大扭矩290牛·米,零百加速时间仅6.9秒。
当然,更不排除ID.1将搭载与ID.3一致的动力规格,搭载57.3kWh的电池容量,电机最大功率125kW,最大扭矩310牛·米,最大续航450公里(CLTC工况)。
大众MEB模块化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显示,相比于目前已推出的5款ID.系列车型,ID.1也有可能改变驱动形式,采用前置电机布局,成为一款前驱电动汽车,当然它依旧是一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车型。
当然,作为Polo的平替产品,大众ID.1即便在尺寸上与Polo相近,但基于MEB纯电平台打造,其势必能拥有相比Polo更出色的乘坐空间。而在造型上,外媒已经绘制了ID.1的效果图,看上去就是缩小版的ID.3。
由于定位相比ID.3更低,因此在售价上,尤其该车在国产之后,其售价必然会远低于ID.3。这样一来,对于消费者来说,花不多的钱就能享受到燃油紧凑级轿车的空间,ID.1确实很香。
那个时候,ID.1或许真的能够重新点燃小型汽车市场的火焰,毕竟,现在不管是Polo还是飞度这样的燃油小型车,似乎已经不再受消费者青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