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切源于最近汽车行业交出了一份极为惨淡的“成绩单”。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4月,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117.1万辆,环比下降47.6%,同比下降48.1%;2022年1-4月,销量预计完成768万辆,同比下降12.3%。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呼吁,应该加强补救措施来挽回1-4月份的销量损失,最重要的就是拉动消费,建议抓增量购车和促存量更新。此外,中汽协也呼吁,有条件的地区尽快推出相关刺激政策。
为了促进汽车消费,各地都使出了哪些“十八般武艺”?
给钱!最高补贴达8000元
小艾梳理发现,作为重要的消费增长引擎,各地纷纷“绞尽脑汁”,尽可能地推动汽车消费市场回暖。
什么样的政策,最能让消费者感受得到呢?答案无疑是“给钱”!
以广东为例,广东省财政厅发布相关政策,新增11.3亿元,助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延续实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新增出台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按8000元/辆对指定车型给予补贴。随后,广州又发出一亿元消费券,启动多项促消费活动加快消费回补,而且具体到每一张、每一人,优惠额度可能并不大,但意味深长。
沈阳也发布了汽车消费政策,针对新车发票金额在5万元—10万元的,每辆补贴2000元;10万元—20万元的,每辆补贴3000元;20万元以上的,每辆补贴5000元。消费者只需通过“沈阳市汽车消费补贴申报”小程序上传购车相关证明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就会在15个工作日内发放相应补贴款。
在长沙市芙蓉区,新能源汽车购买者,消费金额在30万元以下的,将获得1000元/台的消费券补贴;消费金额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将获得2000元/台的消费券补贴。截至5月13日,已经有近500人申报新能源车购车补贴,450余人通过初审获得补贴资格,预计将发放购车补贴70余万元,直接带动汽车销售额超1亿元。
此外,浙江义乌、山东、江西等地也纷纷推出相关补贴政策。小艾注意到,这些补贴以新能源汽车为主。预计会继续带动一波新能源汽车消费。
据乘联会披露,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04.2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28.2万辆,同比增长78.4%,环比下降36.5%。
乘联会指出,目前环境下自主驾车出行成为首选,受高油价影响,更多人将选择购买新能源车。5月的新能源车供给环比会大幅改善,预计5月新能源车零售环比4月将呈高增长。
给指标!广深共增4万购车指标
除了直接“给钱”,还有一种方式,在拉动消费上比较有效,那就是限购城市直接增加指标。
比如小艾的朋友就拿到了一个增量指标,之前他摇号快有“八年抗战”之久,突然拿到这个号牌,心里还是小小激动了一下。虽然他平时根本不怎么用车,但也让我赶紧陪他去看车。毕竟,号牌到期不用,2年内不能参与摇号,后续再摇号更是遥遥无期。这不买都不行啊!
据小艾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多个城市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汽车拉动新政,比如,广州在5至6月期间增加3万个购车指标、深圳增加1万个购车指标。
根据官方统计,在发放各类购车补贴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汽车购买管理,叠加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增加汽车增量指标,预计将带动汽车消费185亿元。
未来,指标还有没有更大的放开空间?早在2019年9月,贵阳市宣布废除《贵阳市小客车专段号牌核发管理暂行规定》,作为首个取消限购的城市,贵阳还同时取消了“开四停四”限行规定。
今年4月,国务院提出鼓励汽车消费,已实施限购的城市需逐渐增加增量指标。
给置换!二手车消费也给补贴
除了新车可享受汽车消费补贴外,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将置换作为提振车市的重要手段。
根据广东省印发的《广东省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措施》,广东将继续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其中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10000元/辆、购买燃油汽车的补贴5000元/辆。
如果你想换购一台20万元以内的新能源汽车,算下来就是15000元新车补贴和深圳市的置换补贴5000元,一共可以节省2万元。
甚至,深圳还开放了二手车的消费补贴。以罗湖区为例,针对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的二手车,补贴5000元,20万-50万元价格区间的二手车补贴1万元,价格在50万元以上的二手车补贴1.5万元。
沈阳则采取“团购”的方式,参加此次团购的有含吉利汽车、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北京现代、长安福特等品牌在内的当地11家汽车销售企业,“市级数千补贴+区级1%补贴+团购”,优惠可以达到万元以上,汽车总价越高享受幅度就越大。
有意思的是,不同城市采取的补贴方式略有不同。比如沈阳,燃油车型和新能源车型都能享受,先到先得;江西则通过摇号抽奖的形式鼓励汽车消费,共设燃油汽车新车奖池3600万元,中奖名额5700个;新能源新车奖池1000万元,中奖名额2000个。
爱点评
你更喜欢“先到先得,发完即止”,还是“购车后摇号抽奖”?不过,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对汽车消费市场有拉动效果。与此同时,4S店也积极响应,配合推出一些优惠措施,共同促进汽车消费的火越烧越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疫情对工业生产造成明显冲击,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达到31.8%。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工业生产持续恢复,汽车市场也将重新绽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