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起,上海官方宣布开始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因疫情按下暂停键的上海终于要逐渐回归常态化管理,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无疑是个顶天大的好消息。
而在上海各产业工作被迫停缓的这一个月里,市场不同程度的低迷恰恰反映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作为中国汽车工业重镇之一,全国汽车行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又以销量近乎全部腰斩的豪华品牌阵营最为严重,在危机来临时,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可见一斑。
据4月销量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车市豪华品牌销量的同比与环比数据均大幅下滑,4月豪华品牌的总销量仅12万辆,同比下跌了52%,环比下跌了49%,可以说是达到了“拦腰截半”的水平。
这个现象在原销量较高的BBA上体现得更为明显:相较于去年同期销量达到66660辆的奔驰,今年4月其销量仅有36883台车,损失销量数达29777辆,同比下滑了45%;宝马2021年4月销量为60746辆,今年4月其销量仅达到32030台车,损失销量达28716辆,同比下滑了47%;而奥迪的4月销量也从65500辆减少到了22773台车,损失数量达42727辆,同比下滑了65%。
不过,要说损失最惨重的品牌,还得是特斯拉(我们暂且将其当做豪华品牌吧),4月份其销量仅1512台车,同比下滑了87%,其中,Model Y的销量为960辆,Model 3的销量为552辆,这统计数据,已经不能说是销量“腰斩”,可以说是几乎全军覆没了。而其原因也众所周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因疫情停产,自然也无法交付车辆。
但我们应该明白,虽然特斯拉的4月销量数少之又少,但其零星的交付量并不意味着市场对特斯拉的需求在减少。在上海疫情未开始之前,特斯拉2022年一季度的交付量达到了约31万台,同比增长了67.7%,并且这还是在特斯拉旗下车型多次涨价、每次涨幅均超过万元后的销量数据。
其实总的来说,特斯拉与BBA的境遇并不能代表整个豪车市场,它们更多是受限于疫情导致的产能不足,因此在今年4月跟不上交付节奏,导致品牌销量“腰斩”,而其它销量惨淡的豪华车企,就不见得有自信能说出这样的话了。
红旗、沃尔沃、林肯等品牌,虽然旗下大多为国产车型,但它们的主要生产基地并不在上海地区,尽管供应链会有一定影响,但将销量下滑全都甩锅给疫情,似乎也有点不讲道理吧。
众所周知,疫情带来的恶果不仅是短期内的停工停产,还有长时间的经济下行,对于普罗大众而言,顶住房贷压力好好生活已经足够艰难,又有多少心思能去琢磨购入什么豪华品牌车型呢?
而对于在疫情背景下消费能力依旧不错的群体来说,他们购入的通常是家中的第二或第三辆车,而现在的消费主流趋势显示,人们在购买第二或第三或第无数台车时更倾向于选择新能源车型,而这一趋势也无疑锐减了市面上燃油车型的销量。因此,依旧以燃油车型为主力军的豪华品牌们在新能源赛道上的落后,更是使其品牌销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写在最后
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曾表示“疫情只是短暂的一次测验和挑战”,虽然她意在安慰大家危机会很快过去,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扫清了疫情的障碍后,我们将更赤裸地面对问题,而对于豪华车企而言,加速车型电动化进程无疑是其首先要完成的任务,否则就真的要搭不上“电动时代”的快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