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买车同理。
汽车经过车企研发设计生产出来,经过全国数以千计的经销商之手,再到参差不齐的用车者手中,这么多道程序,哪里卡了壳,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汽车质量问题”。
而一年一度的3·15,像极了一群人围在一桌玩的“狼人杀“,靠智慧,更靠运气。对于车企和公关公司,每个被点到名的,快速出台应急解决方案,躲过巨大舆论风波是关键,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没有定论。而熬过这一晚的,总算长舒一口气,毕竟,谁会没点毛病。
![]()
所以3·15,也越来越成了面子工程,顺其自然延续下的老传统,真正能解决的问题,在每年大量的投诉面前,杯水车薪。
买车这件事,之于当下的中国市场,依然存在着消费的不透明,购买的不理性及造车红利下蜂拥而入的不成熟。所以,买卖之间的纠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无法避免。
我们能做的,或者更有意义的,是让这种消费信息更透明,更对等。建立买车者、用车者、媒体和车企各方的沟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