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北汽投向北京现代增资,此举可看成北京现代财务状况比较困难。其实,与韩系车同病相怜的法系车,最近几年真是跌到阿妈都不认识了。接下来就让我们聊聊它们在中国市场大溃败的真正原因吧!
![]()
国产崛起,法韩车被“粉转黑”
无论是三星Note7爆炸事件还是萨德部署事件,都激起了国人的愤怒,让国人对韩国及其产品印象变差。其实要我说,萨德事件顶多只是导火索,国产车的真正崛起才是导致韩系车在中国市场份额缩减的最主要原因。
十多年前,国产车的质量还不像现在经得住市场的考验,技术方面也不算先进,配置优势也不大。要知道,当时韩系车巅峰时期的价格也在终端市场以8折成交,所以其最终成交价格比国产车高不了多少,但却比德系、美系和日系低了不少,所以彼时其口碑和性价比里外两面光,俘获了不少国人的心。
而2014年之后,自主品牌开始发力,比如哈弗H6、长安CS75和吉利博瑞等爆款车型相继问世,无论是动力总成的更新换代还是配置的提升都比韩系车快,而且自主品牌车型的价格优势依然比韩系车明显,导致国产车迅速蚕食了韩系车的生存空间。中国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现代和起亚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分别为38.5万辆和16.34万辆,销量已连续五年走低,两大品牌中国市场份额合计不足2%。
![]()
![]()
其实,与国内低迷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韩系车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却非常高。2021年现代集团全球销量687万辆,在全球车企中位列第四。而且,韩系车的可靠性在美国排名很靠前,技术实力也不弱,在国内总体口碑也还是不错的。所以,韩系车在国内栽跟头绝不是因为质量问题,而是因为不重视中国市场。
![]()
不思进取,可叹“泯然众车矣”
现代在变速器上拥有自研自产能力,有拿得出手的AT变速器,而到国内却变成老百姓不太待见的干式双离合变速器。另外,现代有许多入选沃德十佳的发动机,但在国内动力总成十年不变,老掉牙的2.0L被无数人诟病。此外,韩系车在看不到的地方减配功力也很深厚,韩版索纳塔的后防撞梁中美差异对待,更要命的是,中国特供的菲斯塔在C-IASI驾驶席25°偏置碰撞中A柱弯折,获得M(一般)成绩,甚至有网友调侃为“飞尸塔”。
![]()
就这样,曾经主打性价比的韩系车,在受到自主品牌和欧美系双重夹击下,接连溃败。而“难兄难弟”的法系车近况也不容乐观。想当年“老三样”时代,富康凭借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耐用性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但随着“新三样”及越来越多车型的“百花齐放”,不思进取的法系车,依然我行我素自以为是,最终在滚滚向前的潮流中让自己从“家喻户晓”变成了“小众”,最终蜕变成了“小丑”。
![]()
提起日系车,人们会想到热效率高的发动机和成熟的混合动力系统;提起德系车,人们会想到TSI+DSG黄金动力组合;提起国产车,人们会想到逐步完善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和丰富的配置。而提起法系车,可能只剩一个强调操控的底盘技术,而这却偏偏是中国消费者最不在意的。
国人不喜欢板悬,标致和雪铁龙却喜欢在自家大部分车型上用板悬,并宣传自家板悬调校水准一流,可是再怎么厉害能突破物理特性么?能超过独立悬挂么?本来法国人做小车还有一定优势,但法系小车改款却无一例外地换成3缸发动机+双离合变速箱,劝退了多少中国用户?法系车天生高傲,对中国市场反应不仅迟钝,还频繁触碰到国人的禁忌。所以,法系车销量的低迷,完全是咎由自取。
![]()
除了我行我素,法国人的营销也充满了浪漫而不切实际的特性。比如号称雪铁龙在中国的复兴之作——凡尔赛C5X,若按照A+级轿车的定位来宣传,产品力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比如油耗和空间)。但凡尔赛2785mm的轴距却要打肿脸充胖子“重塑B级新标杆”,这样的数字是上一代B级车的标准,这个尺寸现在放到B级阵营里没有一点优势,实在有点“不自量力”了。
![]()
![]()
至此,我们能很清晰看出韩系车和法系车在国内衰落的真正原因了,不思进取、自以为是、持续吃老本、不重视国内市场需求、不与时俱进。俗话说得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韩系车和法系车要是再不转变观念,再不迎合国内消费者需求,再不把先进技术引进国内,退出中国市场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