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乔伊
这个世界总是以飞快的速度变化着。
上周五,我还在关注着PS5上的全新3A大作《艾尔登法环》中,黄金法则破碎后的结局。谁知道就在同一天,汽车工业的格局也悄然发生了大变化。
3月4日,索尼和本田之间就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这两家都可以用“大法”来形容的公司宣布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汽车公司,来应对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对传统公司形成的冲击。
作为一个电子产品爱好者,我不止一次地宣称过对于索尼造车的看好与期待。同时,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码字人员,对于本田在整个汽车工业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它的拥趸们对其发动机技术不遗余力地追捧,也是深有了解。
但这样的强强合作,能否催生出大法的“二次方”?显然是一件有待观察的事。
提速
如果说特斯拉的成功,意味着汽车工业转捩点的到来,相信没有人会反对。随着新能源(基本是纯电)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汽车品牌们也被自然而然地划分成了新、旧两个世界。这样的划分最初是由特斯拉开启的,但在后来却并
随着纯电动化时代的到来,造车的难度开始变得更低。同时,人们对于汽车产品的关注点,也不再仅仅只停留在机械性能
与此同时,关注汽车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并不仅仅限于汽车产业的从业人员,以及想要买车的普通消费者。更多的关注也同样来自资本市场。大量热钱的涌入推动了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尤其是中国的新造车品牌进入到美国、香港这样的全球性金融市场进行融资。
这样的环境下,新造车公司的市场估值一日千里(比如丰田早就已经丢掉了市值第一的名头)。同样的,如Rivian这样曾经代表小众的皮卡类型品牌,一旦挂上了新能源的勾,同样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那么,传统厂商怎么办?
传统汽车厂商的步伐是有些慢的,其中曾经最慢的毫无疑问的是日本的厂商。比如,一直保持以拖
同样作为日系大厂的日产,则另辟蹊径,搞了一个e-Power技术,其类似于完全体的增程型的油转电策略。这样的技术在保持更低排放的基础上,能量的消耗单位依然以燃油消耗量来计算。但相比于解除纯电动车仍旧需要解决的使用焦虑来说,其实也算是一个取巧但切合实际的路子。
那么,本田呢?
本田的计划并不算快。此前,本田公布过的计划是到2040年全面停止内燃机汽车的销售;在2030年,使电动汽车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的销量达到40%,2035年达到80%。
显然,相较于德系汽车品牌将2025年作为重要节点,在2030年实现一个巨大目标(比如大众计划在2030年,于中国和美国市场,将纯电动汽车的销售份额提升到50%,欧洲销售份额提升至70%)的计划,本田的步伐其实是偏慢了些的。
因而,选择主动联系索尼创立合资公司,并计划在2025年推出首款纯电动车,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计划。也是帮助企业在新能源化战略上提速的重要举措。
毕竟,再不追起来,就真的来不及了。
分工
本田与索尼的这个全新合资公司,分工究竟是怎样的,其实并不难猜到。根据外媒的报道,本田在新的合资公司中扮演的,依然是他们最擅长的汽车制造和汽车市场营销的角色。
而索尼,则提供的是最新的技术。这些技术几乎囊括了新能源智能车所需要的最核心技术,包括视觉传感器、车机互联,以及车载娱乐等。显然,这些就是智能汽车最关键的智能驾驶辅助和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索尼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潜伏”很长时间了。比如,特斯拉使用的就是索尼的18650电池。也就是说,在纯电动车动力核心部件上,本田在未来无需依托宁德时代、LG这样的全球电池大厂了。更重要的是,索尼在智能驾驶辅助和智能座舱领域也早有布局。
在今年初的CES展上,索尼就已经推出了一揽子计划,更有了已经相对成熟的Vision-S车型。毕竟,对于CMOS图像传感器占据全球几乎50%份额的索尼来说,不搞点智能驾驶啥的技术,真的是太浪费了。
CMOS只是索尼在科技领域最强大的杀手锏之一。英伟达和Mobileye给予了索尼芯片的接入权限;以及对5G网络的娴熟应用,给予了索尼超远距离操控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能力。
而在视觉成像,电子娱乐技术(包括我之前提到的PS游戏机)的全面领先,更将极大地赋能未来的本田+索尼新汽车产品的智能座舱水平。甚至我有个大胆的猜测,这两个品牌之间的合作,将很有可能突破如今智能座舱功能的想象力,以及操作方式与逻辑的天花板,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智能座舱“内卷”。
模式
索尼技术赋能本田汽车,值得期待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说新鲜,其实也并不见得。毕竟,如
就在上周,我刚刚聊过的集度汽车(《集度一周年,未来在哪里?》)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模式。集度是一个典型的科技型企业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联手的新造车品牌。通过百度在AI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结合吉利的百万级OEM造车实力,在保证造车品质的基础上,力图为用户提供更新的智能体验。
与此同时,这样的模式也并不专属于集度。阿里达摩院与智己(背后是上汽集团)的合作,以及华为全栈智能解决方案与赛力斯的合作,无一不是如此。再往更早的时间点上去追溯,各种新造车品牌刚崛起时,选择代工厂解决工业制造能力与资质的情况,也可以算作是这种合作模式的雏形。
可以说在模式上,本田与索尼的这种合作方式,已经被中国新造车企业玩得明明白白了。在科技上,大家应该也都是专攻新技术,新科技的。甚至在智能座舱的生态研发上,也许中国新造车企业还将有一些领先之处。
当然,索尼和本田作为日本厂商在各自专攻领域的佼佼者,自然不能完全等同于新造车企业。毕竟,对于索尼和本田这两个创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并在70多年来在各自领域中皆可被称为领先者的品牌而言,此次的合作不论是品牌的口碑,社会大众的期望值、以及身后可调动的,累积数十年的资源(供应链、资金、以及技术储备等),都不是一夜之间平地起高楼的新造车品牌们可以比拟的。
至少,很多足以制约市场发展的硬件(比如之前提到的CMOS传感器等),还掌握在索尼的手里。而本田对于汽车的调校能力,也并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超越的。因而,他们绝对有实力和自信,通过合作实现索尼大法与本田大法的叠加,甚至不再是加法而是乘法的快速提升效应。
当然,意外还是有的。比如,在此前的CES上,索尼就成立了一家名为Sony Mobility Inc.,也就是索尼移动出行公司的新公司。而与本田的合作,显然跳出了这个单独研发,独自前行的最初目标。但,这样的合作,除了丰富索尼新能源智能汽车研发的路线外,还带来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成为一家如华为一样的,
你看,这世界变化是真的快。索尼的未来还会变得怎样,真是令人期待。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