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林景行
说起铃木,在很多老司机们的心目中对它有着特殊的感情。1993年进入国内市场的铃木,先后和长安、昌河进行了合作,到2005年时铃木合资车总销量突破了100万辆,风靡一时。
![]()
铃木在ReliabilityIndex的可靠性排行榜排名第3,仅次于大发和本田,可靠性指数为5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18,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
![]()
2018年铃木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一切戛然而止,让无数消费者倍感可惜,铃木也成了上一代人记忆中的经典车型。铃木为何愿意放弃中国这一巨大市场呢?
01 更新换代慢
铃木的经典车型奥拓于1995年国产第二代,生产了13年,直到2009年才引进第7代,间隔如此之久,在国内换代如此之慢,原因不得而知。
![]()
但市场是千变万化的,一味地“吃老本”,衰落也并非偶然。反观本田,雅阁在1999年国产第6代,到如今的第10代,在国内市场从没有缺席过,这也为雅阁的热销奠定了坚实基础。
02 国内消费者对汽车需求的转变
铃木的强项是高性价比的小型车型,比如奥拓、雨燕,以及一系列的比较有名的k-car,国产奥拓从1995年上市到2008年第2代奥拓停产,在国内市场累计销量超过了50万台。
可以看到铃木在我国汽车市场辉煌的时期正是国内汽车产业起步的时期,国产品牌发展还相对落后,铃木汽车经济优惠的特点与消费者对质优价廉汽车的需求完美契合,铃木得以迅猛发展。
![]()
然而,如今我国汽车产业逐渐成型,国产品牌实力大幅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也今非昔比,“空间大”的车型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们的偏爱,在紧凑型和中型车尤其如此,铃木已经难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了。
在铃木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铃木公司董事长如此说道:“由于中国市场转向大型汽车,我们决定将所有股权转让给长安汽车。”
退出中国市场后的新发展
虽然在中国卖得不是很好,但放眼全球来看,铃木仍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铃木2018年报显示,全球销量3224000台,其中有51.3%的销量是来自于印度市场的。在东南亚区域和巴基斯坦等国家,铃木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
不难看出,这些国家有许多共同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消费者的购买力不高,物美价廉的产品更受人们喜爱,铃木就是其中之一。
退出中国市场是铃木基于自身产品特点和长远发展的一种“战略性撤退”,从现在铃木在诸如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来看,其退出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这也不由的让我们思考,一些国产品牌是否也应该向铃木学习,寻找产销对路的市场,去开拓自己新的天地?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