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女青鯰
前些天,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重庆理想智造汽车有限公司”,是继去年年底,车和家以6.5亿元的价格收购力帆汽车100%股权后的最新进展。
说实在的,最新的公司名称已经说明了一切。
1、车和家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已经将生产资质揣入兜里。
早在去年10月18日“理想智造”发布会后的媒体沟通会上,李想就曾明确表示“理想智造ONE”不会采用代工模式,其工厂将在2019年开始投产,于2019年四季度实现量产。这在当时被外界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在此之前,无论是重庆力帆汽车对车和家常州厂房进行改造,还是车和家先前规划的“年产15万辆电动场地车项目”停止建设,又或者是重庆力帆的项目公示中出现了不在力帆产品阵容和新车计划内的增程式SUV的身影,皆被解读为李想寻求力帆“代工”的信号。直到去年年底,车和家以6.5亿元收购重庆力帆。
当然自建工厂已是目前较为熟知的新造车企业中的主流思路,即使代工也是抱着“骑驴造厂”的心态,毕竟从源头掌握话语权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2、此次收购,对旗下拥有重庆力帆汽车和力帆乘用车两个造车资质的力帆实业并不会造成不良影响。这在之前已经有许多媒体分析过了。并且按照双方此前达成的协议,接下来双方将进入多领域合作阶段。
3、李想的汽车理想终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成立于2015年7月的车和家是李想的第三次创业。“一个公司能犯的所有的错误,都在泡泡网淋漓尽致的全部犯了”,和“2006年底起,我们的流量变成了汽车垂直网站的第一名”,让李想体验过失败,也享受过成功。
因此,当2015年离开汽车之家的李想信誓旦旦跻身造车新势力洪流中时,行业内对这位出身于“互联网”的创业者是普遍看好的。
2016年,他借着汽车之家归属大战,为自己的新理想打了一波广告,首次在微博上确认车和家的两款产品分别是“小而美的SEV”和“大而强的SUV”。并本着诚心造车的态度,和彼时被捧在风口浪尖上的“互联网”一词主动划清界限,“醒目”声明:“我们不是互联网造车,我们就是新生代的汽车企业。”
两座SEV是他率先发力的方向。李想坚信:“目前中国有2-3亿人还是依靠两轮的、汽车以外的交通工具出行,但这类工具在过去几年里没有任何进步”,SEV会有巨大的市场。
但就在去年3月,车和家宣布拿下30亿B轮投资同时,透露出了一半理想夭折的信号。当初预判相应法规最早会在2016年出台的他,迟迟没能等来中国低速电动车的合法化。加上共享出行市场前景不明朗,综合续航里程为80-100公里、时速不超过45公里/小时的SEV项目被就此封存。
从如今徘徊在破产边缘的ofo和大面积欠薪、停运的途歌来看,当初的及时止损是明智的。李想在微博里也提到过这一点。
不过,以我的浅见,这款高级老头乐就算没有政策限制,近几年内也走不了太远,因为实在和国人目前的喜好相去甚远。
言明“断尾才能止血”后,李想开始向另一半理想发力。曾经判断“车和家成功的几率是百分之百”的他,一反常态的谨慎了起来:“我们只有一次出牌机会,如果一次不成功,其实再也没有出牌的机会了。”
七个月后,全新品牌理想智造发布,旗下的第一款电动车理想智造ONE亮相,属于增程式电动的驱动形式,类似宝马i3增程版和别克VELITE 5。
尽管网友对于该车增程式电动的定位呈现极端的两级分化态度。
高举赞美大旗者有。
嗤之以鼻的也不少。
但不可否认,它的诞生让车和家打造智能电动SUV的理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此次通过收购股权获得生产资质是再进一步。
说起来,车和家的事情,和今天国机智骏的头条放在一起,也是颇为有趣。因为就在去年年底,车和家收购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以获得生产资质的消息流出的第二天,改革委对外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的权限下放到了地方政府。当时圈内外围绕放权是否等于放松,汽车生产资质是否会因此贬值,车和家6.5亿花得亏不亏展开了好一通讨论。
而现如今国机智骏——第一家通过向地方政府申请取得项目立项,一个月后又迅速从江西省发改委官网撤下公告的事实摆在这里,等于变相回答了上面三个问题:
1、放权不等于放松。如若江西省发改委确实如媒体所言因为新能源汽车投资过热被国家发改委批评,更能说明问题。
2、在我国新政出台后往往会有很长一段摸索期,把关者和执行者的松紧度和态度常出现反复。而现有的生产资质可以加快产品上市进度,所以并不贬值。
3、6.5亿缩短了李想与理想之间的距离,不亏。
靠近理想,并不等于已经拥抱它。接下来,就要看2019年第四季度批量交付的flag能不能立得住了。
从上文那张表格中的交付时间不难看出,大热造车新势力中的半数,都把交付节点标记在2019年,加上深耕市场的传统车企和实力强劲的“外来和尚”特斯拉,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在这之后,李想还将面临补贴退坡的问题,即便理想智造ONE可以如期交付,有多少车主能够拿到补贴,拿到多少补贴都将被目前并不明朗的政策所左右着。毕竟2020年后全面取消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李想还将上下而求索。
更多作者文章,点击进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