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编辑点评】在国产品牌疯狂推进混动技术的时候,日产终于将他们的混动概念带进了中国,e-Power就是这项技术的代名词,可能很多人不清楚,e-Power至今已经发展了15年,也来到了第二代,在海外市场都处于领先的销量地位,NOTE e-Power和SERENA e-Power在日本都分别在紧凑级车型和MPV车型中连续斩获销量冠军。
![]()
![]()
和丰田、本田的混动技术不同,乍看e-Power的工作原理可能觉得是“脱裤子放屁”,但细究之下,却能发现是效率极高的一套动力系统。拿e-Power轩逸作为例子,首先机舱里还是有一副1.2L的三缸内燃机,但是这副机器并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配合发电机将燃烧汽油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短暂储存在小容量的三元锂电池里。该电池支持闪充闪放,电能立马通过大功率的电动机输出驱动车轮,峰值扭矩达到300N·m。
![]()
![]()
一句话总结就是烧油发电,然后用电驱动车辆。
听上去是不是很多此一举?明明直接用燃油也能驱动车辆,为什么非要经过发电来驱动?其实这样做对燃油经济性更有利,因为内燃机不驱动车辆,所以现在可以根据车速和道路环境的变化,智能匹配内燃机启动的时机,让内燃机一直保持在最高效的发力区间。
![]()
这样的工作特性,让e-Power轩逸比燃油轩逸更安静、油耗更低、响应更迅速、行驶更平顺,而且虽然是纯电驱动的汽车,也只需通过加油充能,免去了充电的麻烦。
![]()
我们编辑也开着e-Power轩逸充分体验了一周,觉得它通勤、代步的功能性真的很强,它基本弱化了所有能刺激你激烈驾驶的欲望,就把它当作代步工具,舒舒服服开就最好了。
![]()
尤其是它的NVH做得比丰田、本田好不少,因为最吵闹的内燃机现在不受你的右脚控制,它属于一直一旁专心发电的存在,所以急加速也不会像“两田”的车一样发动机一介入就觉得很吵很突兀,优异的静谧性是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特点。
![]()
听上去e-Power轩逸确实很吸引人,e-Power在中国大陆的市场能如在日本、香港等地区一样畅销吗?首先来看看国内消费者考虑日产的主要原因吧,舒服的大沙发、平顺的驾乘、较低的油耗,这些需求其实燃油的轩逸也能满足,何必再多花钱尝试一款刚进入国内市场的车型?
![]()
其次,考虑混动车型的消费者,一部分是为了能上绿牌和新能源的优惠,虽然e-Power是纯电驱动,但根据国内简单粗暴的区分方式,只要不能插电充能的车型,就不能享受优惠政策。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日产的e-Power本质上和丰田双擎、本田i-MMD一样,但市场份额和口碑早就被“两田”抢占得差不多了。
![]()
最后反观东风日产,其实他们从来不愁销量,轩逸、天籁依然霸榜,e-Power似乎没有进驻中国市场的意义,但为了推动电动化进程,他们务必要将e-Power的名号打响,2021年这个时间节点已经偏晚了,日产将e-Power套进销量最好的轩逸上,我觉得是过于保守的举动。
既然已经落后一步,何不将步子迈大一点?
![]()
在中国MPV市场越来越壮大的今天,为何不直接将SERENA e-Power带进国内市场?全新的车型、全新的系统、全新的扁平化车标,是不是更能吸引消费者的兴趣?个人认为只有将e-Power放在全新的车型上,才能造成市场比较激烈的反响。
![]()
当然,e-Power轩逸还只是东风日产“e-Power之路”的第一步,到了2025年,将会有6款e-Power车型在国内落地。点击加入车友群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