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可以说是比2020更加
过去一年里,因为疫情的间歇性爆发,我们看到了车企因为芯片、动力电池等关键供应链难题而陷入减产或减配的困局。也看到在整体市场销量遭受打击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势逆市增长,渗透率快速逼近20%。同时,小米来了,百度来了,小牛来了,华为也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起2020年特斯拉几乎霸占车圈话题热度的局面,在动荡的2021年,汽车市场似乎迎来了更多的破局者与搅局者,有的看似平平无奇却一举成为爆款,也有人经历磨难后成功改变了自己……
2021年都有哪些刷屏汽车圈甚至破圈的现象级车型?让我们一同回顾。
01 宏光MINI EV:单车利润89元,赚的不是钱是积分
一辆车卖42.6万辆,2021新能源汽车市场顶流爆款非宏光MINI EV莫属。从2020年7月上市至2021年年底,宏光MINI EV累计销量突破55万辆。这是成本王者特斯拉都难以企及的。
作为一款A00级顶配续航只有170KM的微型电动车,宏光MINI EV虽然看似没什么技术亮点,但是2.88万起的售价以及家用220V电源即可满足的充电便利性,确实是精准地击中了中国消费者短途代步的庞大市场需求。
除了销量,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该系列产品极
不过,更有趣的是,业内人士根据上汽通用五菱的官方财报统计得出,宏光MINI EV平均单车利润只有89元。
虽然终端利润单薄,但是每辆宏光MINI EV可兑换1.36新能源汽车积分,按照每分2500元计算,宏光MINI EV单车可获得3600元收入。也就说,凭借宏光MINI EV 42.6万辆的销量,上汽通用五菱年可通过双积分政策收入约14.5亿元。
02坦克:从爆单到独立,自主品牌崛起之标杆
从2020年12月中旬上市至今,坦克系列车型真正走进市场只过了一
如此惊人的产品热度,在此前的自主品牌阵营中是并不多见的,首款产品上市四个月便宣布品牌独立更是打破了自主车企树立新品牌的最快纪录。
2021年坦克300累计销量达到84588辆。作为一款17.58 - 30.80万元的自主品牌SUV,在短短一年内实现月销量破万,无疑是一项十分亮眼的成绩。不过,除了亮眼的销量,坦克品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合资品牌统治硬派越野市场的局面,让更多的用户实现了越野梦。
而且事实证明,坦克品牌的火热并不是坦克300的昙花一现。在坦克300之后,4月亮相上海车展的主打机甲风的坦克700和神似库利南的坦克800车型,均引起了用户的广泛关注。此外,11月开启预售的坦克500,预售首日有效订单就超过了2.2万单,截至11月30日,累计订单数更是突破4万单,可见,坦克品牌着实是拿捏住了消费者对硬派SUV的需求。
03比亚迪DMi系列车型:订单火爆,车主等得好辛苦
不同于技术平平无奇的宏光MINI EV,比亚迪DM-i系列车型无疑是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技术与销量并重的爆款。平均4L的百公里油耗、油车的续航加电车的舒适性,性价比更是全面颠覆众合资乃至国产混动车型,DM-i系列无疑是眼前比亚迪扭转自主品牌格局的大杀器。
在唐DM-i、秦PLUS DM-i、宋PLUS DM-i三款车型的三重攻势之下,从3月陆续上市至年底,比亚迪DM-i车型销量超过28万辆,其中秦PLUS DM-i更是达到194220辆。中汽中心11月份PHEV车型的销量榜单显示,宋PLUS DM-i和秦PLUS DM-i分别以12679辆和12495辆的成绩占据榜单第一、第二,唐DM-i位列第四;此外,12月下旬上市的宋PRO DM-i在预售阶段订单也突破了1.8万辆。
据悉,宋MAX DM-i车型也将于2022年一季度上市,汉DM-i则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上市,可见,后续比亚迪王朝系列车型DM-i化是大势所趋。随着DM-i车型的热销,1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突破9万辆,随着后续 DM-i车型的进一步丰富,比亚迪很可能会跻身自主品牌三强地位。
不过,订单火爆对于现阶段DM-i车型产能仍处于持续爬坡阶段的比亚迪而言,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现阶段的DM-i预定用户,短则等三四个月,长则等半年,随着明年 DM-i系列车型的增加,比亚迪的交付压力难免进一步加剧,所以,比亚迪在产能方面可得再加把劲。
04 比亚迪汉:BBA垄断地位的终结者
2021年是比亚迪汉首个完整交付年。这一年,比亚迪汉全年销量达117323辆,占比亚迪总销量16%,平均月销量接近万辆。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成绩没什么,但是要知道,中大型轿车市场一直是BBA垄断的地盘;而在刚刚过去的12月,比亚迪汉冲进了中大型轿车零售销量第二名,与第一名的奔驰E级只差了203辆,从12月上险数据来看,比亚迪汉11884辆的成绩更是成功力压宝马5系、奔驰E级、奥迪A6L等车型,一举夺得中大型轿车上险量冠军。
这意味着BBA在中大型轿车市场的长期垄断地位,被比亚迪汉终结了。
汉的登场可以说是为比亚迪品牌向上立起了鲜明的标杆;无论是出彩的龙颜美学,还是过硬的刀片电池、高性能碳化硅电机控制模块等核心技术,都使得汉
05 凡尔赛C5X:或成东风雪铁龙救命稻草
2021年,神龙汽车在旗下东风雪铁龙产品凡尔赛C5 X的加持下,提前完成了年销10万辆的目标。9月才上市的凡尔赛在11月、12月两个月内单月销量连续突破5000辆,2021年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2114辆。
其实比起销量,凡尔赛这款产品更关键的意义在于,它让中国消费者看到了法系品牌的转变,雪铁龙真的有在努力读懂中国市场。
单从“凡尔赛”这个的结合互联网热梗与法国文化的中文名,可以看出神龙这一次在营销上确实花了心思。产品力上,新车不仅在外观和内饰上都做到了肉眼可见的年轻化,而且在配置上还有了明显的增配。360全景泊车影像、C-Connect3.0智能网联系统等众多配置均在入门版配齐。
更狠的是其14.37-18.67万的价格,把一款跨界B级车卖到了低配版A级车的价格。虽然从一款新车的利好还不能确保神龙汽车能彻底实现翻盘,但是愿意改变并且努力地切中中国消费者的所求,还是值得肯定的。
06 影豹:10万级别性能家轿,还要啥自行车
在2021年上市的自主品牌轿车中,如果要选出一款最能抓住年轻人的心最powerful的产品,广汽传祺的
9.83-13.18万的官方指导价,出厂自带的生猛排气声浪以及战机造型以及全车多处碳纤维纹路装饰,都让这款车拥有强大的爆款潜力。
从2021年7月开启交付,截至12月底,
尽管有不少网友吐槽它是“鬼火少年”,动力也未必如宣传那般极致,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它切切实实地满足了不少预算有限的年轻消费者对一款性能车的想象,影豹的诞生是传祺品牌用户思维的一种有力的表现,如今的它也确实成为了一款破圈的现象级产品。
07 理想ONE:李想的爆款逻辑,难以复制
上市两年,市值2400亿港元的理想汽车如今仍然只有一款理想ONE在售。但是就凭一款产品,理想汽车2021年累计销量就达到了90491辆,同比增长177.4%。而新势力三巨头中拥有三款在售车型的蔚来,只比它多了938辆。
“2021年12月中大型SUV销冠”、“2021年中大型SUV销量第一名”……李想用独特的爆款逻辑证明了什么叫“莫欺少年穷”。
作为一款33.8万起的电动SUV,理想ONE的成绩在同级产品中可以说是难出其右的。但是,假如你以为理想ONE的成功仅仅是因为中大型SUV定位或是增程动力路线,那你就肤浅了。
理想不仅有触手可及的官方车主社区,同时还会有无数次车主线下活动,作为创始人,李想本人会亲自参与到其中。此外,理想汽车每年还会做大量的用户深度访问,不带具体目的地进入到用户的家庭生活中,去感受他们的生活和用车的场景……
所以,比起看得见的配置,理想最出众的优势在于他们基于互联网企业背景的深度用户思维,这一点是众多传统车企背景的新品牌难以复制的。
08 高合HIPHI X :最贵的新势力,最会玩的电动车
50万以上让你买一款新势力纯电动车,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自主车企,你愿意吗?
高合汽车十分眼光独到地切入了这个本身极其弱小的细分市场。
自2021年5月开始交付起,HiPhi X交付量累计达4237辆,用户覆盖全国196个城市。其中12月上险数高达919辆。1月19日, 第5000辆车HiPhi X顺利下线,其中售价80万元的高合HiPhi X旗舰版4座车型已生产下线超过1000台。
吃瓜群众可能觉得这个销量十分一般,但是事实上,在过去的10月、11月,这款产品成功逆袭保时捷奥迪等外资品牌,连续两个月夺得50万以上豪华品牌电动车销量榜亚军。12月份更是直接超越了奔驰EQC,坐上了冠军的宝座。
作为一个自主品牌,高合干了大多数车企不敢干的事情,包括百变的车灯到惊艳的对开门、鸥翼门、再到充满仪式感的香槟座;更把自主品牌电动车卖到了过去人们不敢想象的价格。
当人们对其出格的路线不看好时,高合成功用销量打了这些人的脸,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对于这样一个大胆开创新体验的品牌,不得不写一个“服”字。
写在最后
回首这一年,全球汽车市场是有危且有机,而诡谲多变的市场格局,也孕育了越来越多的破局者与搅局者。
无论是比亚迪DM-i、宏光MINI、理想ONE这类在新能源逆市增长的局面下持续收获红利的产品,还是出其不意的HIPHI X,都让我们意识到,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是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正在以领先于世界的速度成长起来。而这股变革的浪潮,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品牌扭转全球地位的关键一役。
此外,不只是新能源市场,在传统汽车市场,诸如坦克品牌的独立,影豹产品的破圈,都在印证着自主车企崛起大势所趋的事实;历经十余年钻研与积淀,进入二十一世纪20年代,自主品牌已经拥有扎实的技术、品牌话语权。
另一方面,凡尔赛的出现也表明了,只要用心拥抱消费者,边缘合资品牌也可以看到重振雄风的曙光。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自主品牌亮点产品的进一步多元化,未来,合资品牌为维持中国市场的地位,必将投入更多全球亮点产品,越发努力地卷起来,从而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加多元健康的汽车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