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美誉的长白山,在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皑皑白雪覆盖了大部分的地面,从空中望去更是一望无际的白色。不过,作为一个正经北方人的我来说,积雪或许并不能勾起我多少的兴趣,在雪地上驾驶才是真正令我心潮澎湃的事,而此次的试驾活动便是从冰雪路面开始的。
2016年,吉利博越的出现改变了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产品的认知,5年近135万的销量也证明了消费者对于博越( 购车季 )车型的认可。随着博越家族产品愈发的丰富,博越PRO和博越X也相继推出,此次试驾的主角便是2021年10月上市的博越X,对于这样一款偏重家用的SUV来说,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这就来一探究竟。
![]()
本次试驾包括了雪地穿越和公路驾驶,不同的路面情况对于驾驶者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同时,接近零下30度的低温对车辆也是一种考验。博越X并没有提供四驱车型,在积雪覆盖的山林间穿行多少也让我有些担心,好在出发之后的表现也让我打消了这些顾虑。
博越X搭载1.8T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84马力,峰值扭矩300牛·米,匹配的变速箱是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虽然动力输出力度并不大,但小惯量涡轮的优势让其在1000rpm时便可以介入,1500rpm就可迸发285N·m的扭矩,这对于冰雪路况驾驶来说,有着很大的帮助。
![]()
试驾的第一段路便是20多公里的穿越路段,被丛林包围的狭窄路段已经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车辆仅能单向前进。路中央已经被经过的车辆压出两条很深的车辙,开着博越X顺着车辙印踏过这条蜿蜒的小路还是十分从容的,较高的离地间隙也让车辙中间的凸起不会对车辆前进造成影响。
同时,在出发前我也发现试驾车已经换好了雪地胎,密集的锯齿状胎纹可以在雪地中获得更好的抓地力,所以在经常下雪的北方地区,一套雪地胎的作用或许比四驱系统更为重要。不过雪天驾驶依然还是要放慢车速、和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毕竟雪地的附着力还是有限。另外,两侧积雪较高的地方切不可贸然驶入,不然就只能等待救援了。
![]()
离开积雪较多的丛林回归公路,车速也适当的提升起来,虽然在冰雪路面上无法体验这套动力总成的全部输出,但涡轮的较早介入也让博越X在加速时的动力随叫随到,油门踏板也有着不错的响应,整体开起来很得心应手。
![]()
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的换挡平顺性符合预期,升档的动作也足够积极、干脆,虽然低速换挡偶尔会有些许的顿挫,不过也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日常驾驶的舒适性还是不错的。
![]()
博越X的行驶品质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扎实、紧致的底盘质感让我很难想到这是一辆中国自主品牌的车型,同样的评价我在之前试驾星越S时也有提到过。博越X的底盘整体感很好,设定非常扎实,在曲折的道路上行驶时,车内基本不会有多余的晃动,悬架设定也有韧劲儿,虽然不算很软,但路感反馈并不模糊,无论驾驶还是乘坐都比较舒适。
![]()
转向手感就比较符合家用车的水准了,手感比较轻盈,在冰雪路面驾驶车速也不算很高,轻盈的手感整体驾驶起来还是很轻松的。虽然路面上的积雪大部已经被清理干净,不过还是会有一些暗冰存在,转弯时要提前降低车速,柔和的转动方向,避免因为抓地力不足出现推头的情况。
![]()
设计回顾
博越X相比老款车型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车头部分了,“风暴战甲”的设计风格也首次应用在了吉利的SUV上,其格栅以及前进气口、大灯共同组成的前脸,融合了古代铠甲和现代机器战甲的元素,营造出不错的视觉冲击力,也符合当下的设计调性。
中网格栅由Logo处向外发散,同时前脸整体呈现“X”造型,力量感很强,搭配刀锋般的进气口装饰、箭羽饰条以及橙色点缀,令整个车头部分充满活力,很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
博越X除最低配车型外均采用了LED头灯组,灯腔内的设计很显高级感,点亮后的视觉效果也不错,顶配和次顶配车型还带有自适应远近光功能。
车身侧面采用非常经典的悬浮式车顶设计,熏黑的轮毂搭配橙色卡钳以及橙色饰条,营造出不错的运动感。
车尾就是我们熟悉的风格了,整体看上去并没有太大的调整,两侧尾灯中间用黑色饰条相连,并且吉利的英文名称也被放在了中央。博越X后包围的造型更加立体,底部扩散器的样式进行了细节修饰,排气则采用隐藏式布局。
![]()
内饰的设计则是目前吉利车型的家族风格,整体并无太多改变,但使用多种皮革的搭配以及缝线的处理,令车厢内部充满了高级感,以红黑为主的内饰配色也突出了年轻和激情的感觉。
最后来说一下博越X经历过的极寒考验,其配备的耐低温蓄电池在-40℃环境下,30天后电池电量仍可保持正常启动,同时,在 -32° 冰屋极冻48小时,一次点火成功。E02车规级芯片在-40℃环境下依然可以稳定工作,另外,座椅加热功能在极寒气候下,5分钟便可以从-7℃加热到+32℃,达到人体舒适温度。虽然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气候并不会如此极端,但这么多的数据结果也表现出博越X其实很抗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