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买买买”曾一度是恒大汽车“换道超车”的法宝。相较从零出发的其他造车新势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恒大汽车原本衣食无忧。然而随着恒大集团深陷债务危机,恒大汽车也来到生死存亡的边缘。即使真正坚持到量产车落地,已成红海的新能源市场也很难有其容身之所。
【文/潘昱辰】恒大集团因财务危机爆雷以来,旗下多个产业部门均深受其害。曾被视作恒大集团“换道超车”关键的恒大汽车,虽然一度市值位列全球车企前三,如今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爆雷前,雷早已埋下
时至今日,恒大汽车内部仍在竭力支撑,为员工和项目打气。今年10月,恒大汽车总裁刘永灼在天津工厂举行的战略合作伙伴大会上表示,公司已打响了为期三个月的攻坚战,要确保首款新车恒驰5在2022年年初于天津下线。
除此之外,今年11月,恒大汽车还以每股2.86港元的价格配售1.75亿股,融资约5亿港元,来推动恒驰5按期投产。
然而,寒冬的到来比刘永灼们预想的还要早许多。
12月9日,工信部公布了第351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观察者网汽车频道注意到,在上一批(第350批)公告中,恒大汽车有两款车型在列,型号分别为HDE6470BEVA1F和HDE6470BEVA0F,均为恒驰5车型。然而在本批《产品公告》中,这两款车型已然消失。
对于恒驰5未出现在新一批工信部《产品公告》中,观察者网致信恒大汽车相关人士,截至发稿未获答复。
另一位曾任职恒大的员工告诉观察者网。自恒大爆雷以来,目前自己实际处于待业状态已有一个月,正在寻找新的工作。为期半年的待业期只能获取最低标准的薪资与社保
,但对于公司能否正常发放,他心中仍没有底。
恒驰5未入《产品公告》,也仅仅是危机的冰山一角。尽管刘永灼号称要“大干三个月”,但目前恒大汽车位于上海、广州等地的工厂已经停工,即便是仍在运作的天津工厂,也传来员工拉横幅讨薪的消息;
而看似离量产只剩临门一脚的恒驰5,日前更被媒体曝光其在路试过程中门把手无法收回,完成度堪忧,再度引发了外界对恒大造车专业能力和品控的质疑……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观察者网汽车频道,恒驰5此番落选新一批《产品公告》,也不排除在下一期重回的可能,只不过在当前的环境下,恒大汽车要实现新车量产“很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恒大集团和恒大汽车之所以爆雷,是因为雷早已埋下。
恒大当下的危机最直接反馈在财务健康上。
根据中国恒大财报,2020年,恒大集团营收5072.5亿元,税后利润314亿元,同比下滑6.4%。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2226.9亿元,同比下滑16.48%;税后利润105亿元,同比下滑28.87%。截至2021年6月末,恒大的总资产2.38万亿元,总负债达1.97万亿元,负债率超过80%。
其中,被寄予厚望的恒大汽车,2020年净亏损达77.4亿元,同比扩大55%;今年上半年公司亏损扩大至48.2亿元,翻了近一番。
截至上半年,恒大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5.77亿元,受限制现金达29.36亿元,总负债高达1530亿元,负债率超过90%。
恒大汽车的持续亏损,成为了集团的拖油瓶;而恒大集团的高负债,又严重制约了恒大汽车的新车量产。两者间不断陷入恶性循环,根本原因还是“缺钱”。
讽刺的是,恒大汽车因资金链断裂举步维艰,但曾几何时,“不差钱”恰恰是这家新势力被外界认为最大的优势所在。
从“买买买”到“房地产造车”
恒大集团跨界造车,是主营业务房地产步入发展瓶颈的直接结果。早在10年前,恒大便试图多点开花,涉足健康、保险、旅游、传媒、体育、影视、食品等,但大多表现高开低走。为实现集团长远的转型,恒大又盯上了同为重资产的汽车产业。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恒大跨界不仅为造车,更有撬动资本市场之用意。随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相关产业成为了估值数万亿元规模的风口。年销量仅为丰田零头的特斯拉,如今市值已是前者三倍;中国新能源车企比亚迪、蔚来等在股市也超越了大众、奔驰、宝马、通用等老牌汽车巨头,更驱使着恒大加速押宝这一领域。
然而,造车烧钱是业内共识,特别是对仍处于成立初期的新势力而言。自2015年第一次造车高峰以来,国内先后诞生了近百家造车新势力,但顺利落地的量产并存活至今的,只是其中极少数。大部分尚未完成量产便因资金链断裂,其中不乏只差“临门一脚”者。典型如曾获得一汽集团投资、烧光84亿元融资还造不出车的拜腾汽车,如今已来到破产边缘。
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特斯拉入局已达17年,但实现盈利也仅仅是最近两年的事情;而目前国内交付最高的三家新势力车企——蔚来、小鹏和理想全部处于亏损状态,尽管三家近一年来卖车都能赚钱,但在研发、管理、服务、营销等方面的窟窿,仍需持续不断的资金来填补。
但相较从零做起的新势力,融资难并非背靠大树的恒大汽车所需考虑的问题。
早在2018年,恒大以超过67亿港元购入法拉第未来(FF)45%股份,然而由于FF深陷财务危机,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彼时少有人算到,恒大集团日后会重蹈FF的覆辙。但在当时的许家印看来,“买买买”正是恒大“换道超车”的秘诀。而他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入股FF只是“买买买”的开始。
2019年1月,恒大收购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NEVS)51%股权,拉开了亲自下场造车的序幕。同年11月,恒大在广州举行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首度公布了恒大汽车的未来规划,包括同时研发轿车、SUV、MPV三大类15款新车型,覆盖豪华车到家用车全系列。其中首款车型计划于2020年上半年亮相,2021年全面量产。
许家印还表示,自收购NEVS始,恒大已完成了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布局,包括动力总成、三电技术、生产基地、经销商渠道、充电网络等等。而这些都离不开“买买买”的巨额投资。据其透露,恒大仅2019年便在汽车产业上投资高达200亿元。
200亿仅仅是开端。许家印更豪言,恒大要在三年内共计投资450亿元到新能源汽车上,其中2020年和2021年分别投资150亿元和100亿元。
一度市值前三,终于泡沫破灭
但与此同时,有关恒大汽车“造车拿地”等一系列质疑也接踵而至。据统计,仅在2019年,恒大汽车业务板块公司就拿了736万平方米土地,其中有一半属于住宅或商业用地。
对此,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曾在2019年投资者场的业绩会上解释称,恒大造车拿地以及建设配套生活用地,是为让土地项目产生的销售收入和盈利覆盖造车亏损,这是恒大在汽车产业的盈利模型,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他更坦言,恒大可以通过推行买楼送车,将车的费用计入房价。
可对于这种经营模式,即便是恒大内部亦存有怀疑之声。2020年4月,恒大动力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吕超在个人朋友圈宣布离职,并称恒大“房地产造车”与汽车产业发展规律不符,若不彻底改变行为方式、造车理念则很难成功,并表示希望恒大能“妥善处理好收购款、借款和股权款事宜”。
不过,诸多质疑并没有阻碍恒大汽车在资本市场飞黄腾达。两个月后,于港交所上市的恒大健康正式更名恒大汽车,并收购NEVS剩余股权,后者成为恒大汽车的全资子公司。
同年9月,恒大汽车再度披露公告,拟开启科创板上市辅导,力争成为科创板汽车第一股。
站上新能源风口的恒大汽车,股价也随之狂飙。今年2月,一辆车未造出的恒大汽车市值已高达6000亿港元以上,高居全球车企前三之列,一度引发舆论的热议。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更是直言,恒大汽车“就差汽车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恒大汽车”的绝大部分收入仍来自于前身“恒大健康”。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恒大健康(恒大汽车)新能源汽车板块仅占整体收入的1.2%。今年上半年,恒大健康管理分部营收达68.86亿元,而新能源汽车收入仅贡献3700万元。恒大“汽车”实在是有些名不副实。
而在表面光鲜背后,暗流也在不断涌动。特别是疫情出现后,恒大集团于扩张期间埋下的雷开始逐个爆裂。
2020年8月以来,随着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提出房企“三道红线”指标,踩入“红档”的恒大集团开始被曝多个地产项目停工,部分资产被强制执行,并开始出售所持股份抵债。吕超离职时的“忠告”一语成谶。
在集团摇摇欲坠之际,恒大汽车仍全力保持体面:今年2月,许家印高调出席了位于内蒙古牙克石的恒大汽车冬季高寒测试;4月上海车展期间,恒大汽车还携旗下9款车型高调亮相,并邀请多家媒体参观上海松江恒大汽车基地“试驾”恒驰5准量产车;两个月后,恒大汽车又宣布旗下5款车型在吐鲁番同时进行夏季高温测试……
可恒大汽车的频繁造势并未获取太多舆论的认可与同情。随着危机持续发酵,今年7月,广发银行冻结恒大1.32亿元存款;8月,恒大公告称拟出售恒大物业与恒大汽车的部分股份以回笼资金,其后许家印宣布卸任恒大地产董事长一职,央行、银保监会随即约谈恒大高管……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随着恒大集团的集体爆雷,恒大汽车也无法独善其身,资本市场表现自今年4月以来更是一路跳水:进入9月,恒大汽车部分项目停工,并终止了科创板的上市辅导;截止12月10日收盘,恒大汽车市值仅剩331亿港元,仅为巅峰时期的5%。
骑虎难下
对于一度被视作集团未来转型方向的恒大汽车而言,如今的境况已是骑虎难下:彻底放弃,则意味着过去数以百亿记的投入彻底付诸东流;硬着头皮坚持,前景更像是九死一生。
恒大的当务之急,无疑是解决资金难题,通过量产新车来以重振投资者的信心,刘永灼此前“大干三个月”的打气用意也在于此。然而面对累累负债,本来急需大量输血的恒大汽车,却频频成为被“杀鸡取卵”的对象:
早在去年11月,危机爆发前夜的恒大便出售所持广汇集团41%的股份套现148.5亿元纾困,后者曾是国内汽车经销商龙头。今年5月,恒大再披露出售恒大汽车2.66%的股权,以套现106亿港元。
今年11月,恒大汽车将旗下的电动传动系统e-Traction以2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452.04万元)出售给英国电机制造商Saietta集团,并免除向e-Traction提供的约212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55亿元)贷款。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3月恒大汽车购入e-Traction的价格达到5亿元,时隔三年,这笔买卖亏损高达4.85亿元。
同月,恒大汽车还将旗下轮毂电机制造商Protean Electric出售给英国电动汽车制造商Bedeo,尽管未透露交易价格,但恒大于2019年5月购入该企业时花费了58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69亿元)。
就连当初恒大入局汽车的“敲门砖”NEVS,也于近期被传将出售。
即便如此,面对集团巨额负债和维系造车所需深不见底的投资,恒大汽车近期变卖的业务单元,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更加矛盾的是,即使真正坚持到量产车落地,已成红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很难有恒大汽车的立足之地。
除只差“临门一脚”的拜腾外,在恒大汽车之前,包括前途汽车、赛麟汽车等一众造车新势力均上市了量产车型,但最终均以惨淡销量和巨额亏损、欠薪欠款等一地鸡毛黯然退出市场。
而恒大汽车当下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则远比“蔚小理”们起步的2015年前后凶险。
当时,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一片蓝海,造车新势力百花齐放,传统燃油车巨头仍在蛰伏或“打盹”。五年后,随着电气化、智能化转型的加速,起步的上百新势力已经决出了极少数幸存者,传统车企也开始持续孵化自身的新能源品牌车型,加之小米、百度、华为等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加入战局,留给恒大汽车的生存空间则越发狭小。
而在恒驰5计划面世的2022年,恰好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品涌现的又一轮高潮,除“蔚小理”等头部新势力外,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也集中于这一时期发布新车。而产品力和财务状况均不占优的恒大汽车,要想脱颖而出的希望只能愈发渺茫。
观察一下:
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汽车产业已走过了130余年历史。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其产业发展的根本逻辑并无变化:除了资金外,更重要的是切合实际的规划、持之以恒的时间、脚踏实地的执行力。遗憾的是,在房企频频跨界汽车产业的当下,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堪称成功的案例。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