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长安汽车发布高端序列UNI系列以来,他们仿佛就在主攻年轻消费者的车型能做到什么程度这个层面,一直刷新我们的认知。从UNI-T开始,长安汽车的激进就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现在UNI-V首次亮相,仿佛又掀起了一波浪潮。
国内的汽车市场,轿跑其实从很久以前就有一些市场,但总的来说,几乎都被合资所“垄断”,同时绝大多数轿跑的售价都不怎么平易近人。当然,自主品牌并非没有尝试过推出轿跑来瓜分一些蛋糕,可结果却落得个费力不讨好。
话说回来,近几年时间,市场变了,自主品牌的崛起,让他们在打响品牌知名度的同时,有了一些余力去做之前想做而不敢做的事,轿跑就是其中之一,外加现在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对个性化的追求越发明显,看起来轿跑这种能表现自我的车型可能还真有点搞头,所以这两年我们才能看到那么多的轿跑逐一问世。
长安汽车大概属于那种一不做二不休的车企,回看UNI系列已经推出的车型,两款SUV无一不是轿跑SUV的设计,所以当长安想在UNI系列推出轿车时,轿跑肯定就成为了不二的选择。看看UNI-V,直接被长安赋予了“未来科技运动轿跑”的产品定位,“短悬长轴”、“四轮四角”的设计理念,直接赋予了UNI-V十分舒展的运动感。
运动感的营造从来都不是一个层面就能完成的,在汽车改装当中,有这么一句话——百改降为先,运动姿态的营造,一定与视觉重心有着很大的关系。UNI-V高宽比0.78,轮高/车高=0.47,轮高几乎占到车高的一半,换句话说,UNI-V看上去就十分窄的轮眉宽度,配合车身与车窗的比例,为它赋带来了极低的视觉重心以及物理重心,在视觉提升的同时还拥有了低风阻以及更稳定的行车姿态。
与此同时,UNI-V并没有采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运动特质,中网、腰线、机盖、车尾等等位置,仅是简单的几笔线条,就勾勒出了一副动感十足的身姿,简约而不简单,大概就是UNI-V的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意思。UNI-V还采用了Fastback溜背设计,顶型线夹角均超过150°,其中车顶与后玻璃夹角、后玻璃与车尾夹角甚至接近180°,它的存在,为UNI-V营造了一个极为流畅的车尾。
Oh,对了,无论是轿跑还是跑车,目前市面上拥有主动式尾翼的车型屈指可数,并且大多都价格不菲,想想什么保时捷911、奥迪RS7等等,那个不是动辄数百万的车型才有这样的配置。而长安这次任性了一把,他们给UNI-V也装上了这个既提升颜值又提升B格的配置,下压力能增加多少无所谓,关键是在朋友面前炫耀时倍儿有面儿。
当然了,秀外还要慧中,UNI-V的内饰与外观一样夺人眼球,UNI-V在中控、座椅、中央扶手、门板等区域,不仅采用了十分考验设计能力的非对称设计,并且还运用亮色进行点缀,增添激情与活力。同时其3+1四联屏布局设计,也将车内的科技感与未来感拉满,四联屏还能根据各种场景互通、流动,实现信息找人而非人找信息等便捷功能。
基于UNI家族的开创性的AI主动式服务,UNI-V能够打造出不一样的智能座舱,通过方向盘上方及内后视镜处布置的红外摄像头及RGB摄像头,实现人脸识别,快速进行用户的专属设置,外加几乎所有都能被车机系统控制的车内配置,搭配与科大讯飞联合开发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高频场景100%语音交互,动动嘴就能完成所有操作,真正实现“眼不离路、手不离盘”的安全驾驶。
其实UNI-V还带来了很多用车乐趣,超强支撑的座椅、双D型方向盘以及赛道模式能够带来更丰富的驾驶乐趣体验;能将手机变身游戏手柄在车内畅玩系统自带游戏的游戏座舱。这一切都是为了让UNI-V不再是单纯的出行工具,而是能够陪伴用户感受生活之美的贴心伙伴。
至于很多人都关心的动力,长安汽车目前还未给出一个准确答案,当然,先期的搭载新一代蓝鲸NE 1.5T发动机的车行驶能够确定,不过由于UNI-V基于长安最新的方舟架构打造,而在这个架构下,长安UNI-V的机舱能够兼容2.0T以及PHEV的动力总成,所以,未来UNI-V会有哪些动力系统,我们只能等长安汽车给出最终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