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主车企造车技术的提升,甚至在部分领域已经实现了对合资车的超越,这也让国产车也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消费者在选车时往往会将国产车纳入选项之一。特别是在网上,一直有支持国产车,抵制日系车、韩系车的言论,但是似乎一直都停留在嘴上,待自己在选车时,往往还是会选择合资车。
![]()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内消费者嘴上说着支持国产车,可实际上仍会买合资车呢?
造车工艺仍是最大短板
不可否认国产车在近十年中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仍有很大的技术差距。自主车企在宣传时,也仅仅是说在部分领域实现了对合资车的超越,而不是全面超越了合资车。
![]()
这部分领域也往往是在参数上,就以发动机为例,自主品牌有不少耳熟能详的发动机,像是奇瑞的1.6TGDI、长安的蓝鲸系列、长城的1.5T/2.0T发动机等,在性能参数上往往比同排量的德系发动机更强劲。
但是对于一台发动机来说,并不是性能参数越好看越好,在这背后更重要的还是质量,“开不坏的丰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丰田发动机过硬的质量。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点就是油耗,在网上也有不少“既然买车了,就不要太在意油耗”的声音,但是在自己购车时,大多数人往往会特别在意油耗。
![]()
相比合资车而言,国产车油耗偏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了,比亚迪DM-i除外。笔者个人也试驾过不少国产车跟合资车,同排量的发动机跟同级别的车型,国产车往往会比合资车的油耗高出不少,就以之前的WEY VV5为例,虽然是2.0T的排量,但在城区正常行驶油耗却高达15L/100km,反正我是无法接受如此高的油耗。
![]()
保值率是现实问题
买车到底用不用过度在意保值率?这个问题其实还是要因人而异,如果说你买来一台车开个十年八年,就不要太过在意保值率;但如果买来开个三五年,保值率还是非常重要,毕竟这关系到自身的真金白银。不过对不少消费者来说,自己的车开究竟开几年再卖,自己心里都没底,所以说,保值率还是比较重要的。
![]()
而国产车的保值率普遍比合资车更低,这里的合资车主要指的是德系和日系品牌,像是法系、韩系、美系品牌保值率比国产车高不了多少。这里引一组汽车品牌保值率对比图可以看出,保值率最高的就是日系车,其次为德系车、韩系车,后面才是自主品牌,日系品牌三年平均保值率高达58.3%,而自主品牌的三年保值率仅为45.5%。也就是说,同样花10万元买辆日系车和国产车,三年后日系车要比国产车多卖出1万多元,差距斐然。
![]()
影响保值率高低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品牌价值,品牌的知名度会直接影响汽车的保值率,因为品牌知名度包括了口碑以及用户认知,品牌的知名度高,代表着用户对品牌的认可度。
另外,影响保值率的因素还有新车的价格,都知道日系车新车优惠少,如果一款车经常出现大幅度的降价促销,其新车的价格不断的浮动,那么二手车的保值率就不会太高。相反,如果一款车的新车价格一直很稳定,相应的其二手车的价格也会很坚挺,其保值率就高。日系车保值率普遍偏高,就是这个道理。而像是有无事故、公里数等因素,对每个车都是如此,这里就不做过多阐述了。
![]()
面子问题
开合资车出门比开国产车更有面子,这是多数合资车主的共识。国内消费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主要还是早些年国产车靠着低价竞争所导致,国产车是廉价的代名词在不少人心中根深蒂固。
![]()
这也难怪,自主品牌由于造车经验短浅,在早年间只能靠着廉价与合资车竞争,长此以往自主品牌廉价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形成了固有印象,很难打破。即便是现在有部分国产车在售价上与同级别合资车相当,但也是靠着更大的排量、更丰厚的配置去打动消费者,只有领克、WEY这样定位更高端的自主品牌在与合资车做正面对抗。
但毕竟真正融入高端市场且取得成功的自主车企屈指可数,即便放在现在也仅仅只有领克算得上成功。
![]()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想要追上合资车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更别说超越了。但是在新能源领域,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自主新能源汽车不仅不输合资车,甚至还超越了合资品牌,新能源也是自主品牌能短时间内对合资车实现弯道超车的唯一途径。
![]()
写在最后:
如果不在意略高的油耗和略低的保值率的话,像长安、长城、吉利这样的自主品牌产品,其实还是值得购买的,因为这些国产车品质过硬,且在驾驶体验上也远胜于合资车。但在新能源领域,合资品牌真比不上国产车,比亚迪以及一众造车新势力,无论是品牌价值还是技术,都要强于合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