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陈壹
1、吉利
副业:造手机
吉利毫无疑问是自主品牌里的第一梯队,连续四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的成绩已经足以证明。但对于掌舵人李书福来说,吉利离成为“人类高质量男性”还有一定的距离。不久前,吉利官宣“造手机”计划。
或许不少人会视吉利的这一举动为玩票性质,但如果结合近年来吉利汽车的种种动作,就可以确定这一波新的副业吉利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简单来说,吉利一直想要打造万物互联的商业生态,除了汽车,吉利目前在芯片、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地图和云计算等领域都已经有了相应成果,但在打通“车-机”关系方面仍旧有所缺失,而手机则是一种解决方案。吉利是希望能借手机的势能来加速布局科技生态圈,进一步握住未来相关软、硬件开发的主动权。站在这一点来看,吉利“造手机”这件事倒是认真的。
![]()
2、大众
副业:卖香肠
作为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大众在1937年正式成立。然而成立的第二年,大众就开始搞起了副业:卖香肠。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副业诞生的最初原因只是为了解决集团内部员工的饮食问题。
当时,由于发展的需要,大众集团总部的员工激增。虽然效益上去了,但大众也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怎样有效解决内部员工的饮食问题。后来经过一番权衡,大众的答案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于是乎,1938年大众肉联厂出品的“大众牌香肠”正式诞生。如今,这份副业虽然不是大众集团的主营业务,但却依旧为大众集团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大众牌香肠”平均每年的销量在800万份左右,这个数字相比起大众汽车的销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多少有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味了。
![]()
3、特斯拉
副业:卖保险
特斯拉几乎每一次新举动都能引得业内人士惊呼,从“直销模式”到“支持数字货币支付”再到不久前刚推出的“保险套餐”无一不是如此。
![]()
10月15日,特斯拉推出一项名为“实时驾驶行为保险套餐”的服务,该车险与传统车险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并不根据车价、保额以及出险次数来决定车险价格,而是根据特斯拉车辆上的传感器和Autopilot来综合计算用户的“安全评分”,并以此作为下个周期车主保费的计算依据。
按照官方的说法,“实时驾驶行为保险套餐”以月为周期、实行按月支付制度,预计可为用户节省20%至40%的保险费用(对比传统保险套餐)。不过目前这项服务还在试行阶段,只有美国部分地区的用户可购买。
![]()
4、本田
副业:造火箭
如果说吉利造手机、大众卖香肠、特斯拉卖保险还在情理之中,那么本田“造火箭”的想法则在意料之外,毕竟“造火箭”这种对技术和资金要求极高的项目,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
![]()
按照官方的说法,本田火箭的首次试飞任务计划在2030年之前完成,到2050年火箭业务将成为本田的一项支柱产业。
虽然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但本田无论技术和财力都非常雄厚,一定程度上“造火箭”这事儿对本田来说也并非不可能。而且,本身行业内也有先例,比如马斯克的“SpaceX”。只能说,制造在陆地上跑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这些行业大佬了。
![]()
知嘹总结:「跨界」对于品牌而言虽然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但也同时带来了更多机会。除了吉利、大众、特斯拉、本田,车圈里搞副业的选手还有很多,比如卖拖拉机的兰博基尼、鼓捣缝纫机的丰田、造飞机引擎的劳斯莱斯、生产研磨器和开瓶器的标致、造轮船的奇瑞等。所谓“技多不压身”,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多一技傍身并不是坏事,毕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谁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