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蔚来车主在使用辅助驾驶途中发生事故身亡,这也是继特斯拉后,关于辅助驾驶的讨论再一次成为焦点。你愿意把命交给辅助驾驶?看看蔚来ES8事故,机器和人谁更靠谱?原本以为,这样的争论会提升智能车主们的用车谨慎度,甚至特斯拉等车企,都发起了“关于辅助驾驶”的思考,并适当增加车主培训。
![“边睡边开”成真?智能车主,为何要在作死的边缘试探?]()
然而,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车主们对辅助驾驶的依赖却更多了。近日,有网友爆料,在南京市区的高峰高架路上,一辆疑似开启了辅助驾驶的特斯拉,司机把车窗打开,背靠座椅双手离开方向盘,惬意地闭起眼睛在休息。而车辆的行驶在早高峰的拥堵车流中走走停停,几乎交给了辅助驾驶来跟车。
智能汽车多了,“作死”的也多了
不久前,一位特斯拉女车主同样开着辅助驾驶,躺在驾驶位中睡觉的视频也被广泛传播,不同的是这位女车主双手还是搭在方向盘下方,并没有完全离开。虽然特斯拉的辅助驾驶,会通过方向盘不时提醒车主,但这样的“边睡边开”驾驶行为,依然十分危险。
看到这些视频时,小编总是纳闷:从何时起,我们作为一个驾驶员,失去了对汽车的敬畏?在我们学车的时候,驾驶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从挂挡、放离合、先观察打灯再转向,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有严格的规范,毕竟这涉及生命安全,再仔细也值得。
但似乎从有辅助驾驶系统装车开始,我们驾驶车辆,是越来越轻松了,也越来越麻木。可能有网友说,这个锅咱不背啊,你看车企它们造车都越来越像手机了,我们用起来能不像玩手机吗?没错,开车是越来越容易了,但并不代表你就能把生命完全交给机器。
![“边睡边开”成真?智能车主,为何要在作死的边缘试探?]()
所有的东西都是有代价的,当你享受方便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更危险?蔚来ES8车主在使用辅助驾驶时,车辆撞上路边施工作业的工程车,车主抢救不治,为了暂时的方便,付出生命的代价,值得吗?
智能汽车越来越多,在作死边缘试探的车主也越来越多。前一段时间一位理想ONE车主同样开启了辅助驾驶,在高速路上放平座椅,“躺平”开高速。且不忘发视频炫耀,展示其独特的驾驶技能。
![“边睡边开”成真?智能车主,为何要在作死的边缘试探?]()
有网友表示,这或许是摆拍,毕竟现在想当网红的人太多了,为了流量啥都能干。特别是以特斯拉为首的智能汽车,在开通FSD功能后,越来越多的车主在自媒体上发布边开边睡的视频和图片,网上一搜一大片,你说是作秀也好炫耀也罢,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极不负责的。
而随着这样的行为越来越多,有必要在法律法规上,对这样的驾驶行为进行警告约束,甚至处罚。
你愿意把生命交给辅助驾驶?
关于智能汽车的安全性的讨论,伴随着它的流量一路上升。在蔚来ES8事故之前,这个顶流一直被特斯拉占据着。当然了,你不能说某某车不安全,或某某系统有缺陷,因为车企永远不会主动承认产品问题的。但,这些智能汽车的事故,和他们的销量增长一样,也在增多,这是事实。
回顾8月发生事故的蔚来ES8,显然事发前开启了辅助驾驶系统。当时这台ES8快速地冲向高速公路养护车,之前还撞倒了不少的雪糕筒,当车主意识到车辆未能自动做出减速或避让动作时,人工干预进行紧急向右侧转向,车头约25%扎到了高速公路养护车车底,A柱、车顶严重受损,驾驶员不幸身亡。
![“边睡边开”成真?智能车主,为何要在作死的边缘试探?]()
这台蔚来ES8的基础配置,它搭载了25个传感器,包括前向3目摄像头和毫米波波雷达。然而长距毫米波雷达天生有个缺陷,它工作时依靠的是波长在毫米级别的电磁波探测目标,探测距离较长。不过受成本限制,目前主流的毫米波雷达收发天线数量有限,仅分辩目标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而没有区分目标垂直高度的能力。
![“边睡边开”成真?智能车主,为何要在作死的边缘试探?]()
也就是说,这玩意能探测到你路面上有个障碍物,但这个物体高度多少,它是识别不了的。而且,对于一些高度较低的物体,部分毫米波雷达通通“视而不见”,直接过滤掉!别以为ES8是个案,大部分智能车都是这样的配置,智能车主们,你们慌不慌?
早在8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明确指出“未经审批,不得通过在线等软件升级方式新增或更新汽车自动驾驶功能”。
也就是说,相关部门对车企的辅助驾驶系统不放心。未来任何车企的自动驾驶相关的功能,都会有相关部门统一的审批验证,方能进行升级。能否从根源上接近辅助驾驶安全问题还不得而知,但至少证明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重视辅助驾驶的隐患,只要有更多的规范,保证各方利益,才能让车主用得放心。
总结:
无论是车企,还是国家相关部门,都已经高度重视辅助驾驶对驾驶安全的影响,从源头监督和规范安全驾驶行为。然而,我们的智能车主们,在安全驾驶意识上,还远远不够。你说是摆拍作秀也好,是掉以轻心相信辅助驾驶也罢,这样的“边睡边开”视频,还是越来越少为好。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