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势力”造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纷纷亮相或发布了第一款产品。但他们基本都扎堆电动车,毕竟相对燃油车来说,电动车的门槛更低。
![]()
传统车企比拼的是汽车“三大件”,现在的新势力们较量的则是新科技,谁的配置噱头足、吸眼球,谁就赢了。至于实不实用、合不合理,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反正面子是有了。下面小编盘点了几个鸡肋般的新技术,大家看看有没有共鸣。
调光玻璃的英文名称是“Full Display Mirror”,当电动车配置了这种可调光玻璃后,阳光充足时车辆座舱内部会变热,固定式天窗或暗色天窗可能会缓解座舱变热的情况。通过透光量的调节,来降低车辆空调的能耗,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增加车辆的隐私性。
但这个配置并不新鲜,说白了就是厂家不甘心车主买车后再花钱去贴玻璃膜,必须一站式的把钱都挣到位。其实,车窗膜的生产厂家早就有类似的膜产品,小编甚至怀疑就是找了一家做膜的供应商而已。
![]()
AI就是所谓的人工智能,很多的造车新势力不好好的研发车身底盘、三电系统。都在车机上发力,纷纷将所谓的AI智能系统投放到自家车型中。让车从一个交通工具,变成有生命、有情感的伙伴。就像iphone的siri一样,饿了可以语音呼叫AI来找吃的地方,累了还可以让AI来播放音乐听。听上去很美好,但实际使用中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
据有用户反映,蔚来ES8有时会突然开始唱歌,半夜开车也遇到过突然唱歌的情况,能把人吓死,还有各种其他的故障,车主最终表示“我要退车”。本来以为是人工智能,谁知道却是个“人工智障”。小编觉得这车载AI除了在朋友搭车时能显摆一下,没什么用。
![]()
车顶摄像头是小鹏G3的一项创新设计,按照官方说法,车顶摄像头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方便记录沿途的风景及趣事,车内乘员可通过中控屏幕对摄像头的角度进行调节,同时站在车前的人员还可以通过手势来遥控摄像头,例如“剪刀手”是拍摄,“OK”是收回摄像头等。
![]()
但由于车顶摄像头的存在,小鹏G3不能设置天窗,为了弥补,它用了一块巨大的前风挡玻璃来代替天窗,确保车内通透。这样一来,不仅成本高,而且人坐在车内实在有点晒。
![]()
![]()
不仅如此,车顶摄像头裸露在外,天天这么风吹日晒,能用多久还真不好说。
![]()
互动式车窗投影,它是威马独创的一项车主交互功能。当用户接近车辆的时候,位于车门后视镜内侧的投影仪就会将车辆剩余电量、续航里程、规划路径等信息,投射到主驾驶侧车窗上面。这项功能的目的在于提供信息摘要,为车主提升上、下车时的仪式感,有点高级感迎宾灯和HUD的意思。
![]()
但对于植入了投影技术,会导致车窗和后视镜的价格飙升,对于补贴后售价只需10万起的威马用户来说,千万别忘买保险。
![]()
作为拥有量产车中最大中控屏幕的拜腾M-Byte,确实通过这块48寸如液晶电视般得中控屏带来了不少热度。先不说在驾驶中它是否会分散司机注意力,方向盘中间这块屏幕的存在确实有待商榷。
![]()
一块屏幕加上两排实体按键,有种手握PSP游戏机的既视感,不仅双手没得到解放,双眼还容易走神儿。再者,虽然拜腾将主驾安全气囊设置在了方向盘屏幕下方的字母处,但气囊弹开时巨大的冲击力能否真的避开上方的玻璃屏幕,不将屏幕震碎,这还要划一个问号。
除了炫酷、有趣之外,我们还是更关心汽车最本质的核心技术,以及这些附加的科技装备是否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