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发源地德国到车轮上的国家美国,从性能车著称的意大利到擅长经济型汽车的日本,当然,世界汽车工业同样绕不开法国、韩国,甚至瑞典、英国。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国车”,或亲民如甲壳虫、菲亚特500,或蛮霸如揽胜、F150……国庆假期,一品君将为大家带来“国庆·国车”特别报道。阅经典,思未来,通过探寻荣耀车型,希望各位“在这里读懂国车”。
![十一特别策划 | 意大利,用最浪漫的理念造最硬核的车]()
意大利人所造的每一辆汽车,都像是设计师送给自己的礼物,在浪漫与艺术的沃土中成长的设计师们,会毫无保留地把天马行空的想法实现在量产车上,就好像在研发过程中“预算”一词从来都没有出现在会议桌上过,如果你翻看汽车的工业历史会发现,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和设计基本都是出自他们之手。
![十一特别策划 | 意大利,用最浪漫的理念造最硬核的车]()
是不是以为我要说两皇一后了?抱歉,在笔者心里,菲亚特500才是那个最能代表意大利的一辆——它没有像法拉利、兰博基尼和玛莎拉蒂那样把汽车工业再拔上一个高度,然而却改变了意大利甚至欧洲的出行方式。还记得电影里007在罗马的追车大战里,开着阿斯顿·马丁DB10所向睥睨的样子吗?唯一把007堵在巷口的可不是什么超级跑车,而是一位戴耳机的大叔和一辆菲亚特500。
![十一特别策划 | 意大利,用最浪漫的理念造最硬核的车]()
菲亚特500×Gucci
这辆传奇小车出自设计师但丁·贾科萨之手,也是凭借菲亚特500的成功,让他搏到了“微型车之父”的名号,得益于费迪南德·保时捷和伊希戈尼斯等传奇设计师齐名,成为一代又一代车迷的谈资。他有多牛?不夸张地说,后来的Smart和mini的成功之路,多多少少都有菲亚特500的影子。
![十一特别策划 | 意大利,用最浪漫的理念造最硬核的车]()
菲亚特500的出现不是为了追求时尚与个性,是一款真正意义的国民车。在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可以称之为”奇迹”二字的黄金岁月里,菲亚特集团开始着手一款可以在意大利那些古老小巷里穿梭自如的座驾,于是这款9英尺9英寸(2.97米)的小车应运而生,它很小,只能坐下4个人,不过这一切都刚刚好。经济、简单、好看,当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握手言和时,菲亚特500迅速风靡整个欧洲,正式替代了由摩托车主宰的出行市场,还随之带动了整个欧洲的用车后市场,是欧洲公认改变了历史的20辆车之一。
![十一特别策划 | 意大利,用最浪漫的理念造最硬核的车]()
如果菲亚特只是一款买菜车,那么它绝不会让我现在花费那么多篇幅向你表达我对它有那么喜爱,随着经济飞速发展,5米长的大车逐渐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的销量主宰,菲亚特摇身一变,开始激发自己潜在的、源自意大利的浪漫基因。通俗点讲吧,就是开始各种联名、跨界和改装,如果要把每一辆特别版、限量版和联名版的菲亚特说给你听,内容之多足可以填满《一品汽车》的全部国庆假期选题。
![十一特别策划 | 意大利,用最浪漫的理念造最硬核的车]()
![十一特别策划 | 意大利,用最浪漫的理念造最硬核的车]()
菲亚特500×ABARTH
菲亚特500一边联手Giorgio Armani和ABARTH压倒硬汉,一边又联名Gucci和BVLGARI迷倒万千少女,总之,菲亚特500的改装潜力至今也还未见底。
![十一特别策划 | 意大利,用最浪漫的理念造最硬核的车]()
菲亚特500×Giorgio Armani
![十一特别策划 | 意大利,用最浪漫的理念造最硬核的车]()
![十一特别策划 | 意大利,用最浪漫的理念造最硬核的车]()
菲亚特500×BVLGARI
当然,用菲亚特500的浪漫情节来代表意大利人在汽车工业上的伟大贡献,多多少少有些牵强,于是,笔者决定再向大家“安利”一个排在我偏爱榜单前三的品牌——阿尔法·罗密欧,它是意大利名副其实的骄傲。
![十一特别策划 | 意大利,用最浪漫的理念造最硬核的车]()
像花瓣一样的Trilobo车身前脸源自传奇车系6C,像昆虫复眼般的大灯是跑车4C最独特的标志,笑傲赛场的8C是阿尔法·罗密欧最辉煌的过往……在四叶草的面前,无论是公路还是赛道又有谁敢轻言必胜?说点惹眼的,跑车上你钟爱的剪刀门和蝴蝶门,设计首创都是来自阿尔法·罗密欧的手笔。
![十一特别策划 | 意大利,用最浪漫的理念造最硬核的车]()
怎么说呢,在美学、艺术和设计方面,意大利拥有世界上最好沃土,他们可以自由地展开想象,不必在意太多条条框框,只要足够好看,世界上总有人会被他们的热情打动并为其买单。如果有一天,你也可以抛开“性价比”和“实用性”这些让人有些无奈的字眼去欣赏一款车,也许你会发现在中国不太如意的意大利车,可能会变成你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