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京召开,作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最高规格的国际交流平台,这场盛会亮点满满。
![车路协调、数据安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干货来了]()
话说,小艾也参加过往届大会,大会的规格那是毋庸置疑的。不说别的,BAT中包括马化腾、李彦宏和王坚,以及各大车企负责人也会登台亮相。不同角色的参与者,首先就表明,智能汽车将是一个跨领域的新事物,而不只是造车这一件事。
那么,今年的大会有什么不同?我们对此梳理了一下。
亮点1:L2级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达两成
在“新四化”趋势下,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依然是行业热点。
大会透露了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L2级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全国开放测试区域超过了5000平方公里,测试总里程超过了500万公里,大型港口货运车辆自动驾驶应用占比超过了50%。
![车路协调、数据安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干货来了]()
同时,车联网部署有序推进,全国已有3500多公里的道路实现了智能化升级,搭载网联终端车辆超过了500万辆,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现场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678万辆,今年以来新注册187万辆,占新注册汽车总量的9.2%。
与此对应的则是,新能源汽车逐步走出政策市,被市场深度接受。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8月单月产销首次突破30万辆,市场渗透率接近11%,私人购买新能源车占比超77%,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与国际知名品牌差距缩小。
1月至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81.3 万辆和 179.9 万辆,累计销量的渗透率近11%。
亮点2:“聪明的车”配上“智慧的路”
有意思的是,9月16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的“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1)”,工信部相关领导提到了一个重要观点,即目前中国新能源车成本依然偏高。
![车路协调、数据安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干货来了]()
如何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让消费者买到“心水”的新能源汽车?车路协同或许是一个办法。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信部继续就这个问题继续回应:
牢牢把握汽车产业变革趋势,把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坚持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并行发展路径,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个观点,与交通部达成一致。交通部相关领导说,发展自动驾驶应坚持“聪明的车”与“智慧的路”协同融合。
当前,汽车正在由单纯的交通运输工具向智能化移动终端转变,汽车与道路基础设施日益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战略方向。未来,下一代新型技术将加快在智能网联汽车上融合应用,推动产业创新重构和市场生态重组,带动全社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
之所以重提“聪明的车”与“智慧的路”,这也是回应前不久发生的“自动驾驶事故频出”一事,安全乃至冗余安全是不可少的。
不只是国内,就在不久前落幕的东京奥运会上,也发生了一起丰田自动驾驶巴士撞伤盲人运动员的事故:一辆在低速状态下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园区接驳车辆e-Palette在路口右转,径直撞向这位运动员。事发后,丰田CEO章男表示“这表明,自动驾驶汽车在正常道路上行驶还不太现实。”
在目前的条件下,仅仅依靠单车智能是难以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的,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上帝之眼”,提前将各种道路状况告知给车辆。这个状况可能包括前方路障车作业、临时修路,等等。
说起自动驾驶安全,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在沙龙环节中也发表了一些看法,他认为,和人类司机相比,自动驾驶是不是真的更安全?回答是肯定的。
![车路协调、数据安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干货来了]()
在此次发言中,他延续了此前与华为合作中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发表的“灵魂论”,称汽车公司对自动驾驶发展的掌控关乎生死。自动驾驶是汽车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道路,任何一家汽车公司不做自动驾驶,就是死。
亮点3:汽车数据安全成会议关注焦点
随着《数据安全法》等落地实施,汽车数据安全也成为了本次大会各方关注的重点之一。
为有效应对这些安全风险,公安部组织智能汽车典型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开展事故成因鉴定等技术攻关,加快制定车路协同、安全运行等方面标准,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和路侧设施数字身份、安全认证的规模化识别,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实践依据。
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虽然不是汽车“掌门人”,但也对汽车产业也一直跃跃欲试,今年5月,360公司宣布与哪吒汽车合作造车。在此次大会上,周鸿祎继续“贩卖焦虑”——一口气提了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四大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代码数量增加,车载系统安全缺陷激增;第二个挑战是万物互联增大攻击面,云端隐患威胁车辆安全;第三个挑战是车企网联程度不断提高,供应链安全隐患巨大;第四个挑战是大数据驱动智能,数据安全风险攀升。
不管你喜不喜欢周鸿祎的行事风格,但汽车安全可由不得你不重视。截至目前,《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等陆续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汽车数据处理者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