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价退车是不可能的,我们的车辆是没问题的!”因为这句话,特斯拉车主韩先生开启了自己的维权之路。终于在历经755天后,特斯拉车主韩先生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我胜诉了,北京二中院维持一审原判,特斯拉存在欺诈,驳回上诉,退一赔三。”
![]()
官方认证二手车是“事故车”?
据了解,韩先生2019年5月底在特斯拉官网上购买了一辆特斯拉官方认证二手车,具体车型为Model S P85版本。韩先生在购买时,官方承诺这辆车全车通过了200多项专业全车检测,无重大事故、无结构性损坏、无水泡火烧,是一台车况良好的二手车。由于“官方认证”的加成,韩先生在与销售反复确认车辆的车况没问题后购下汽车。
但购车后过了三个月不到,车辆在正常行驶途中,忽然发出一声“巨响”,车辆瞬间瘫痪,屏幕跳出故障码并死机,提示车辆无法启动和车辆正在关闭等相关信息,此时车辆的刹车和电门毫无反应,同样也处于瘫痪状态,韩先生靠车辆惯性“溜到”应急车道停放,并马上打通了特斯拉的救援电话,车主再次回忆起当时情景不由感叹到:“我当晚经历了生死时速”。
![]()
当晚凌晨,事故车辆被拖至特斯拉客服中心,在经过一周的检查之后,特斯拉官方的答复是零件部分损坏,需要更换,但却并没有解释事故出现的具体原因。面对这种情况,韩先生认为本次车辆故障蕴藏严重隐患,以后用车也可能会危害到自身生命安全,所以要求原价退车,但特斯拉工作人员拒绝了他的要求。无奈之下,韩先生拨打了12315进行投诉,在市场监管局介入下,特斯拉依然不同意退车。
![]()
随后,在市场监管局的建议下,韩先生找到了当地司法鉴定机构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测,在检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车辆左C柱外板存在多处事故修复痕迹,根据修复工艺符合左C柱外板更换,C柱起到支撑车体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侧后方碰撞形变与危害。根据《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相关规定,韩先生的这台二手特斯拉被判断鉴定车辆为事故车。
![]()
当然,特斯拉对该《技术鉴定意见书》不予认可,并解析称车辆在2019年1月曾发生轻微的碰撞剐蹭事故,由于特斯拉汽车是全铝制车身,需要对受损叶子板进行整体更换和维修并按照规范要求的“焊粘-铆接”工艺技术对其更换,并不涉及车辆的车架及其他任何车辆安全结构,还是不同意韩先生退车。最终,协商无果后韩先生将特斯拉告上了法庭。
![]()
特斯拉被判“退一赔三”!
在2019年的12月,韩先生在天津河北西法院立案,但特斯拉当庭提出管辖权争议,最后韩先生在天津法院取消诉讼,并改为北京市大兴人民法院重新上诉,于2021年3月正式立案。
在一审期间,韩先生经历了四次开庭,特斯拉方面并不认可韩先生的车辆鉴定书,并多次邀请所谓的“专家”出庭,但最终在2020年的12月4日,北京市大兴人民法院裁定,特斯拉存在欺诈行为,应当赔偿韩先生退一赔三,其中退还购车款37.97万元,并赔偿113.91万元。
![]()
![]()
不过,特斯拉不认可上述判决,于是在去年12月6日提起上诉,并坚称绝对不可能存在欺诈行为。2021年的2月2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此立案。经过半年多的反反复复,最近北京二中院二审终于给出了最后的判定:特斯拉在销售案涉车辆时存在欺诈行为,上诉请求“不能成立,予以驳回”!韩先生在经历了755天后,终于通过法律维护了作为一名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其实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意外,因为韩先生购买的车辆是官方认证二手车,特斯拉对其承诺进行过200多项专业检测证明车辆没有问题。但事实上,对于是否有事故修复痕迹,特斯拉并没有准确告知车辆状况,这就是特斯拉错误地适用了诚实信用原则,违背了事实的客观,足以构成欺诈。
![]()
不仅如此,近年来特斯拉其它事件也闹得沸沸扬扬。
2020年的8月份温州一辆特斯拉Model 3在停车场突发加速,连撞周边停放的14辆汽车;今年上海车展有女车主维权称特斯拉Model 3“刹车失灵”等相关事件。经历多次舆论风波的特斯拉,销量方面也受到一定影响,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8月特斯拉Model 3国内月销量都不足万辆。
![]()
总结
特斯拉近年来遇到消费者维权时,都被诟病其态度傲慢,虽然依然还有很多忠实用户相信特斯拉,但这并不是逃避问题、忽略消费者的理由。缸哥认为,企业最大的责任就是对消费者们负责,不能为了销售目标而欺骗消费者。一个企业的品牌口碑和信誉是无价的,当没了信誉,即使品牌再好的产品也会被消费者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