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年有大量轮胎企业破产、倒闭,原因无外乎是资金链断裂。而导致轮胎企业资金链断裂最大的凶手就是“担保链”。并且2019年中国轮胎企业也并未从“死亡担保链”的阴影中走出来,依旧有很多轮胎企业还深陷于“担保泥潭”中无法自拔。
![]()
车与轮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截止到调查日期,有53家国产轮胎企业因为欠款问题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名单当中,而其中大部分轮胎企业都存在着为其他企业担保而遭受牵连的情况,下面就看一下都有哪些企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吧!
![]()
![]()
![]()
![]()
![]()
从表中我们看到,被法院列为失信人次数超过10次的轮胎企业有19家,其中好友轮胎有限公司曾经累积40次被法院列为失信人,是目前调查到失信次数最多的轮胎企业。
![]()
调查得知,这些被列为失信人或者被执行人的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企业都是因为“担保链”,导致资金出现了问题,从而最终被查封、冻结资产。
![]()
仔细思考,轮胎企业通过互相担保、连环担保、联合担保的方式形成了一个“担保链”,将轮胎企“堆砌”成了一副“多米诺骨牌”,一损俱损。这种畸形的“担保链”也成为了轮胎企业之间的“死亡链”。
![]()
由于轮胎行业野蛮扩张,而贷款政策越来越严格。并且业内的低价竞争、产能过剩等问题愈发严重,导致轮胎利润越来少,欠款越来越多。高额的贷款压得企业喘不过气,一些企业苟延残喘的强撑着,但是只要一家轮胎企业撑不住了,那么牵连企业就会一连串的爆炸,如同“放鞭炮”一样。
要说中国轮胎行业兴起原因,“担保链”占一席之地,在当时的国家政策下,企业通过“担保”能够轻松获取贷款扩大生产,曾经有业内人士说,当时随便一家企业做轮胎都能赚钱。
![]()
由于轮胎企业疯狂扩张,并且随着贷款严压紧缩,生产过剩、同质化问题严重等问题涌现,而这时轮胎企业早已经成为“一根绳上的蚂蚱”,赖以生存的“担保链”也如同一根“引线”,随时都将引爆一大批轮胎企业形成的利益共同体。
![]()
“成也担保,败也担保”这句话用来形容目前轮胎行业中部分轮胎企业再合适不过了,这种曾经让中国轮胎企业迅速成长的方式,如今却成为了“勒死”轮胎企业的“夺命索”。
对于目前中国轮胎企业面临的困境,小邦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对于轮胎企业而言,利用四处举债的方式谋出路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轮胎企业想要从目前的困境中走出来,需要做到“三个避免,四个加强”,只有充分的提升自身,才能够在未来的浪潮中不被淘汰。
避免盲目扩张
盲目扩张是让企业走向绝境的最大“陷阱”,2018年倒闭的山东轮胎巨头“永泰”就是很好的例子,不考虑政策风向,盲目举债扩张,如同“赌博”一般,可能赢一时,但是“输”的时候就是一败涂地。
![]()
避免担保牵连
互联担保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可能你自己运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担保的公司出现问题,那么压力就自然而然的转到你这里了。一位山东轮胎企业经理曾经就说“其自身经营并没有问题,最近还拿到一笔投资。但是,他们担保的一家轮胎公司资金链断裂,被银行查封账户,因此他们就不得不替人还款。“账上的钱还没捂热,就被银行拿走了。没钱买原料,不得已只好停产。”
![]()
避免低价竞争
前段时间火爆银屏的“大江大河”里的企业典范“小雷家”用低价竞争的方式获得不错的发展,但是后面第二部透漏出来的信息中,小雷家“死”于低价竞争。低价竞争这种手段就如同是一个“瘤”,及时制止,尚不算晚。不断压低价格,导致“瘤”恶化,也是企业灭亡的时候。
加强产品质量
行业不断发展,用低端产品走量的方式已经过去,而现在车主关对于轮胎安全越来越关心,中高端轮胎产品也开始被车主所接受。只有不断的提升产品的质量,用真正质量过硬的产品去占领市场,才是未来轮胎企业该做的事情。
![]()
加强技术公关
技术是轮胎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利用资源不断的开发高新技术,拥有更多的高精尖技术,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充足的“战斗力”。也能为轮胎企业在未来的行业竞争提升更充足的信心。
![]()
加强品牌建设
目前国内车主更多的关注的还是米其林、马牌、普利司通这种国际轮胎企业,而国产轮胎在品牌建设方面需要更加努力,努力的提升品牌在市场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够让更多人购买和认识国产轮胎品牌。
![]()
加强企业服务意识
在未来,轮胎企业在服务上要做的也非常多。更好的渠道建设,更便捷的购买方式,更快速的售后维权。从购买到售后,让用户拥有更好的体验。只有让用户体验到最享受和放心的服务,才能够真正获取到用户的肯定。
![]()
![]()
![]()
责任编辑 | 杨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