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即将结束,9月呼之欲出,不少开车上班的朋友应该有这个感觉,暑假期间的交通似乎比往常通畅许多。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小学放假了,马路上少了一批早晚接送孩子的车辆,就像多年的便秘遇到一场久违的窜稀。
不过坏消息是9月开学季要来了,各位车主朋友准备好迎接“最堵9月”了吗?
考虑到2020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地区都延期开学,因此我们查询了2019年的相关信息。当时“上海发布”发起了一个关于“开学第一天,你有没有堵车?”的投票。共计有8588人参与了投票,有5005人选择“堵到怀疑人生”,占了一大半。
在这个投票下方,网友们纷纷留言吐苦水,开车的和坐公交的人都表示比平日更堵,路上的时间翻倍是常态,更有人表示,平常25分钟公交的路程,在那天堵了2个小时。
上班的人因为堵车而迟到,送孩子上学的也有不少没有按时到学校的。此前有南京媒体采访过家长,早上7点钟,王女士送孩子上学,因为下雨,她选择了开车。没想到,家门口就是前往长江大桥的江山路,车停在路口等了半天几乎没动,原本5分钟的车程竟然花了近半小时,孩子最后没能准时到教室。她无奈地对记者表示,“真是坐在车里干着急”。
除了主观的个人感受外,大数据也显示了“最堵9月”的威力。据北京市交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9月,北京市的拥堵延时指数平均为2.21(6-20时),高出全年均值(1.87)18.2%,是前9个月拥堵指数最高的月份。同时,9月份五环路内日均上路车辆为241.7万辆,较全年均值(205.3万辆)高了17.7%。
通过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到,9月相比于8月,早上8点的拥堵延时指数明显升高,并且工作日的早高峰时间从7:30提前至6:45,持续时间延长了一小时左右。如果你的上下班路线经过学校,堵车时间会大大增加。
开学季显然是造成“最堵9月”的头号凶手,不过还有一些因素的叠加,也加剧了道路的拥堵。
运输需求的增加。随着高温天的过去,不少工厂进入接单的高峰期,会加足马力生产年底之前需要交付的货物,因此也导致了物流运输的旺盛,货运行业随之进入旺季,增加了道路交通的压力。
销售旺季的催化。“金九银十”的说法大家都知道,9月开始进入传统的销售旺季,像打算买车、买房、装修、购物的人在高温天被抑制了出门的欲望,天气凉爽后,出门买东西的意愿大大增加,也带来了不少的车流。
道路施工更乐意在9月开工。七八月份天气太过炎热,9月被很多行业视为一年中的施工旺季,比如路桥施工尽量会避开盛夏,安排在9月开工,因此临时封路、绕行等施工期间的措施会加剧道路拥堵。
“月饼”行情的作用。9月中有一个中秋节,对于国人来说,这个时候是“礼尚往来”的时机,因此会带来一波“月饼”行情,送“月饼”的人多了,道路交通自然也堵了,此处不展开了。
虽然“最堵9月”几乎不可避免,但我还是给大家几个躲避拥堵的小建议,有些还是十分有效的。
电瓶车YYDS!
学校往往离家不远,5公里内的路程,在不下雨的天气,我强烈建议骑电瓶车接送孩子,能比开车节省不止一半的时间,记得给自己和孩子都戴上头盔哦!当然,合理距离内骑电瓶车上下班也是十分推荐的。
能坐地铁的绝不坐公交
堵车的时候,公交车完全没有任何办法,和私家车一样只能停在路上干着急,地铁就很好,没有堵车的概念,时间也比较准时,所以公交和地铁都能到达目的地的话,优先选地铁。
高架不一定比地面道路快
平常不堵的时候,高架有绝对优势,但是早晚高峰时,高架还真不一定比地面快。我个人有亲身体会,早高峰的时候,上南北高架的一些匝道前,车都排着长队一动不动,走地面的话明显更快,特别对那些上高架开三五公里就下来的车来说,果断选地面!当然这种情况要看具体路段,有经验的老司机估计在笑而不语了。
写在最后
最堵9月即将来临,各位做好准备了吗?虽说堵车也堵心,大家还是要放松心态,不要路怒哦!最后引用一下市交管局的建议:“出行前要提前了解路况,合理规划出行、避开拥堵路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取错峰出行或公共交通出行。行车时,密切关注实时路况,及时绕行。此外,驾车接送学生的家长,在校园周边即停即走,不随意变道,不违法行车,不争道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