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汽车相关的段子,总是离不开两个品牌,一个是纳智捷,另一个则是众泰。这两个品牌无论是在段子界,亦或者是市场表现上,都曾经盛极一时。
![]()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2020年末,纳智捷破产退市;而在今年6月底,众泰也再度新增了破产案件、破产审查案件。在众泰传出破产消息的同一天,另一个熟悉的名字也出现在破产名单上,那就是猎豹汽车。![]()
![]()
6月29日,猎豹汽车传出申请破产重组的消息,这也让沉默许久的猎豹再次回归大家的视野中。其实,早在4月底,猎豹汽车就已经提出破产审查申请,这次的破产重组消息传出,不过是情理之中的一件事。
![]()
其实从规模上讲,曾经的猎豹汽车也曾拥有四大整车生产基地和两个研发中心,实力或许比不上如今的一线车企品牌,但也并不弱。之所以这么快走到末期,一是市场发展之快超出大家预料,二也是向我们说明了产品更新以及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
相比之下,众泰品牌其实早有预计,作为一家曾年度销量破百万辆,且投资规模超过300亿的车企,众泰虽然常常被人以“皮尺部”取笑,但他们也曾努力自主研发,只可惜市场发展之快已然超过了众泰的发展转型速度。加上疫情的冲击,使得国内的汽车市场一度陷入低谷,因而早在去年9月份,众泰就曾因到期不能还清债务的缘故,被永康农商行对法院提出预重组的申请。![]()
其实在彼时预重组后,众泰汽车已有两家意向人缴纳了相应的保密保证金和意向保证金,甚至已经着手展开调查工作,但直到今年,这两名意向投资人却一人终止一人暂缓,导致众泰汽车的破产重组计划陷入了停滞。
![]()
众泰汽车意向投资人的选择,让不少人产生了怀疑:两人是否因为众泰汽车的现状和前景被劝退?比如就有汽车分析师认为:众泰、猎豹破产重组的价值都不大。从自身原因来看,两家企业都属于技术落后型企业,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掉了队,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时代又没有作为,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
从外部因素看,时代变化很快,以特斯拉、蔚来、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崛起,市场竞争一片红海,上述两家企业更加难以适应新的节奏,属于将被淘汰的落后产能。
![]()
当然,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比如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众泰就具备重组的价值。崔东树认为,造车新势力中发展较好的都是上市公司,市值增长对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都有带动效应,吉利和威马意欲登陆科创板而不得,可见上市的价值之大。如果某个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好众泰的上市公司资源,将获得巨大的增长机会。
![]()
引用一句崔东树的原话:“现在看众泰不值钱,但如果利用好,几百亿、几千亿元的价值是可以创造出来的,关键是谁能驾驭好众泰的资源。”
对于众泰和猎豹的产能价值,不同人群持有不同意见。一方认为其产能剩余价值不高,属于被淘汰的产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则认为两家企业的产能依旧有剩余价值,只是看能否得到合理运用。
![]()
从实际的结果看来,虽然众泰汽车的重组计划陷入了停滞,但猎豹汽车方面却已经和2家企业有过先后接触,一者为传统车企,另一家则是一家造车新势力。由此可见,不管两家价值如何,对他们感兴趣的品牌或者企业其实并不在少数。
![]()
力帆和北汽银翔的破产重组,算得上是近年来被淘汰车企中较为人熟知的品牌了。去年10月,力帆引入两江基金和迈捷投资进行重组;此外,北汽银翔更是在重庆政府的支持下,由重庆北汽银翔战略重组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银翔集团、合川交通公司及其持有重庆昌河公司,以及北汽集团及其所持有重庆昌河公司以发动机及整车技术产品四方股东进行投资,实现重组。
![]()
虽然从势力上看,两家车企重组背后都有着政府的影子,但这并不妨碍两者成为车企破产重组的最好范例。诚然,这种例子具有较大的偶然性,有一定的运气成本,但先后两个例子的出现,也说明了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目前横在众泰和猎豹面前较大的问题在于,汽车市场的冷清导致车企产能过剩。当供大于求的时候,大部分的传统车企并不缺乏产能,更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在研发上,反而缺少利润支持研发,因此不会无端扩大产能。在这种大背景下,似乎只有造车新势力会对两者产生兴趣了。
反之,也正是因为经济萧条,各地政府急需重振经济,加上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因此,虽然传统车企兴趣不大,但政府作为一方经济投资的规划者,未必就不会感兴趣,众泰和猎豹也未必就不能成为第二个力帆和银翔。只能够说,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总是一切机遇和危机共存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