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和口碑一直双丰收的品牌不多,本田算是其中之一。抛开销量不谈,广大消费者都极为认可本田车的易驾性、实用性、耐久性等方面的优势。不仅如此,我曾经跟一些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主机厂的工程师交流过,他们也极为肯定本田车在机械方面的造诣,尤其是动力总成匹配以及转向底盘的调校上。可见,无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专业人士,都认可本田车上的独到之处。
![]()
然而,在开过市面上几乎所有本田车型之后,我发现它们身上也都存在一些缺点。而这些缺点,在一些消费者眼中可能是非常致命的,相当可能因而一票否决。如果你正好想买本田车,那么确实应该先了解清楚这些弱项。
舒适性差
没错,本田被人吐槽得最厉害的地方之一,就是糟糕的行驶品质。这里面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隔音,二是滤振。
先讲隔音。绝大部分的本田车,行驶时主要的噪音源有二,发动机和轮胎。发动机噪声大且声线嘈杂的问题,主要集中存在于搭载地球梦系列发动机的车型上,表现为加速时如果转速上升至2000rpm以上,便会有大量的机舱噪声传入车厢内。
![]()
胎噪大则是所有本田车的通病了,就算是雅阁和思铂睿也无可幸免。由于没有配备静音胎,加上底盘隔音不到位,巡航时会有轰隆隆的胎噪传入车内,相当扰民。就算是号称“最安静本田”的冠道和UR-V,其实也是存在类似的问题,只是相对来讲没那么严重,整体隔音表现能追上同级平均水平而已。
![]()
滤振差这个无可厚非,毕竟不少本田车的风格还是偏向运动化,尤其是飞度、思域之类的车型。而为了让悬挂能在激烈驾驶时撑住车身,减振器的阻尼设定会相对偏硬,于是导致舒适性的削弱。如果想要滤振相对优秀的本田,只能选主力售价在20万元以上的车型,例如雅阁、冠道、艾力绅等。
做工用料差
本田车做工差,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根据我们数百款车型的实测数据,无论是飞度、XR-V这样的入门级车型,还是冠道、奥德赛之类的较高级车型,车身漆膜厚度和间隙大小两大项目的成绩,基本都处于同级别的下游水平。所以,坊间关于“本田车漆薄”的传闻确实并非空穴来风。不过用高情商话术讲,这样“稳定”的表现依然体现了本田“一视同仁”的态度。
![]()
除了外部装配质量差,内饰的做工质量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以往接触过的一些本田车,无论新旧,中控台的部件接合处经常略显松垮,按键、旋钮的质感也欠奉。印象比较深的是,开过一台里程尚未破万、准新状态的CR-V,走起来已经有一些异响了,不太应该。
![]()
除了装配一般,用料也不算到位。就算是雅阁、冠道,内饰里面还是比较多硬质塑料,更别提入门级的小车们了。配置上的缺失就不多说了,反正本田的低配车一般配置很少,价格倒是不算便宜,一般次低配或者中配会更加划算。
后期养护贵
虽然本田车普遍有着省心好用的质量口碑,维护的费用倒不便宜。毕竟,本田的官方保养周期都是六个月或5000公里,意味着一年需要两次保养,跟一年或一万公里保养一次的主流品牌们相比,自然要多花一些钱在保养上。
![]()
不仅如此,搭载地球梦发动机的车型进行保养的时候,除了常规的机油机滤更换,4S店还会要求使用价格为140元的添加剂,减轻发动机积碳。这样一来,小保养费用最多可以达到700元以上。当然,这并非强制性的消费项目,况且身边很多本田车主其实早已脱保。在外使用自选的全合成机油,一年一换,更省钱之余,也照样跑的欢快。
题外话
以上观点,都来自我多年试驾各款本田车的经验,自认有不低的参考价值。当然,每款车的实际体验时间并不长,顶多也就一星期左右,看法难免粗浅。如果各位真实本田车主,在拥有爱车多年后有更多有深度、有见地的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为大家分享、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