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日,极狐品牌的首款车型——阿尔法T上市,主打中高端SUV市场,补贴后售价24.19-31.99万元。
2021年4月17日,极狐品牌第二款新车——阿尔法S上市,主打中高端家轿市场,补贴后售价25.19-34.49万元。
不说你们可能都还没意识到,短短半年时间极狐已经有两款新车在售了,就产品阵容方面来说,怎么都比理想汽车仅一款理想ONE单打独斗来得强,但是这半年来,以电动车普及率较高的厦门为例,却几乎见不到它的身影。
极狐是谁?对很多人来说,至今仍旧是一个问号。
回溯2019年上海车展前夕,一场声势浩大的极狐品牌之夜,正式拉开了极狐进入市场的序幕。在之后的每一场发布会上,极狐都表现得毫不吝啬,力求做出品牌影响力,场面炒得很热闹,邀请媒体圈内有头有脸的人悉数到场,但收效甚微,除了自嗨以外,市场上几乎连点声响都没有。
极狐遇困,销量惨不忍睹
阿尔法T上市近9个月,可月销量还是很稳定地保持在百台左右,甚至在今年的1月份仅仅卖出了63台,2021年上半年,阿尔法T的累计销量仅为700台,名气不及阿尔法T的哪吒U单月销量都比它半年累计销量卖得多,你说阿尔法T这表现丢不丢人?
而4月份刚上市的阿尔法S也同样不受消费者待见。3月份预售仅9台,上市当月销量更惨,仅为可怜巴巴的6台,而6月份的销量也仅仅只有221台。
受冷落的阿尔法T和阿尔法S俨然成了一对难兄难弟,而作为被北汽集团寄予厚望的高端电动品牌,极狐背后有戴姆勒、麦格纳、华为等全球顶级资源的加持,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怎么会混至今日这般无人问津的地步呢?
经营不善,枉为新能源汽车“第一股”
谈及极狐目前的困境,其背后的北汽蓝谷不得不提。北汽蓝谷于2018年10月借壳SST前锋上市,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第一股”。上市至今,北汽蓝谷的业绩一直处于萎靡之态,2019年增收不增利,仅实现净利润0.92亿元。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2.72亿元,同比上年下滑77.65%;营收骤降近八成不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反倒巨亏64.82亿元,令投资者大跌眼镜。
2021年4月30日,北汽蓝谷公布了2021年一季度财报,其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8.30亿元,同比下滑50.19%;净亏损8.5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4.31亿元。
尽管亏损一直在扩大,但北汽蓝谷对极狐仍然不放弃,2021年5月,北汽蓝谷55亿再融资项目备受市场关注。本次增发55亿元募集资金近半数将投向极狐品牌高端车型的开发及网络建设。北汽蓝谷继续押注极狐品牌,能带回多少回报?又或者胜算几何?我相信北汽蓝谷的高层们心里也没底。
人事巨变,北汽蓝谷雪上加霜
长期经营不善的北汽蓝谷已经走入了一个非常难堪的境地,大幅裁员从今年年初延续到了年中,或许还将继续下去。笔者看到一条数据称,北汽蓝谷营销公司已经从峰值时期的900人直接裁减至500人,砍掉近一半,而裁员的方式也是简单粗暴,用的是大幅降薪逼退员工的损招。
北汽蓝谷内部员工表示,大家现在基本上都有危机感,有的同事昨天还和你沟通工作,今天可能就已经是“被离职”状态,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好聚好散”, 每个人都在这种“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工作。
大幅裁员也直接影响到高层变动,继去年马仿列辞任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职务之后,2021年年初再现高层巨变,原北汽蓝谷董事长姜德义已正式辞去公司一切职务,由刘宇接任。而刘宇在干了不到4个月之后也干不动了,于今年6月正式辞任公司董事长一职。另外,听说原北汽蓝谷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叶小华最近也已提交辞职报告。
高层纷纷撂担子不干了,令本就风雨飘摇的北汽蓝谷雪上加霜。
至于还在任的领导是什么德行,想必大家也都见识过。一出场就“怼着车主鼻子”叫嚣谩骂的极狐总裁于立国,说自家车主是欠收拾,粗暴的做事方式与地痞流氓也没什么区别,最后舆论迫使他做出道歉,也是万般不情愿。
产品孱弱,极狐没有市场竞争力
从北汽蓝谷再回到极狐品牌身上,立足高端的极狐,并没有可以与“蔚小理”一较高低的实力,更别说深耕新能源的比亚迪了。目前极狐旗下两款车型的产品力太过孱弱,这是极狐很难在这个市场站住脚的一大原因。
我们以阿尔法T为例,其入门级车型售价24.19万,续航只有480km,即便不考虑续航缩水的情况,这个表现也是在市场中没有半分竞争力。
再说中高配26.19万起,续航倒是上去了达到653km,但百公里加速8.4s的水平,随便来个2.0T的燃油车,说崩你就能崩你,你在这辆车上得不到一丝丝电动车该有的优越满足感。
更搞笑的是,最近有消息称,极狐对阿尔法T重新做了市场定位,重新定位就能野鸡变凤凰了吗?是不是太天真了?
销网匮乏,极狐回天乏术
品牌成立多年,车型已有两款,但销售网络匮乏是摆在极狐面前的另一座大山。
据不完全统计,极狐目前在全国只有50余家体验中心,大多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今年4月,极狐汽车与广汇汽车服务集团股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在2021年力争全年合作城市扩大至20个。而极狐的计划是在2022年将全国门店数量增至150家。前面提到的北汽蓝谷6月增发55亿元募集资金,大部分就是要用在经销网络的搭建上。
那么,问题来了,产品本身就没有市场话语权,靠增设门店就能把销量提高?在笔者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别到时候开业热热闹闹,卖车冷冷清清,撤店惨惨戚戚。
落了灰的极狐,难堪大任
在刚刚过去的6月,极狐又与华夏出行布局高端出行市场,虽说这样左手倒右手的买卖,在共享出行领域也不是新鲜事,但是聚焦高端出行市场又能给极狐带来多少销量上的提振?
总之,当新势力一浪翻涌得比一浪高,传统车企几乎all in新能源赛道,这场与时间的争夺赛,最终鹿死谁手拼的依旧是自身的技术实力。还是那句老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说白了,极狐老是抱着华为、百度的大腿吸引关注,却在产品上无甚长进,根本没什么胜算。
极狐能有什么样的未来?就目前整个情况来说,结论仍然是难堪大任。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