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陈嘉宁
编辑 / Kilig
设计 / Zoi.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中,比亚迪曾展示了一款全新的纯电动两厢车-EA1,它可是基于比亚迪最新的e平台3.0而生。而该平台最大的优势是:核心零部件会进一步集成化,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性能更强、能耗更低。并标配最新的热泵技术,电驱动系统升级为8合1模块,综合效率可超89%。
在前些日子,EA1已在工信部注册,正式名称为海豚。毫无疑问,海豚的定位是偏年轻化的,而且除了海豚外,比亚迪还将鲨鱼、鲸鱼、旗鱼、海欧、海豹等名称进行了注册,估计比亚迪在下一步,将会开创一个全新的车系。咦!?这种车系的命名,跟长城欧拉应该是一种意思吧(讨好年轻消费者)。
外观:
海豚的整体设计比较圆润,造型更是偏可爱风格的,且车身配色及内饰配色方案,都十分丰富,多为撞色搭配的设定。咦!?这好像又和广汽本田的飞度,以及广汽埃安的Aion Y干上了?等等,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车身尺寸吧。海豚目前的长宽高分别为:4070(4125)mm/1770mm/1570mm,轴距达2700mm。如此一来它是比飞度大了一圈,但又比Aion Y少了一圈。
虽说海豚也有外观撞色的配件,但车头车尾的圆润线条为它型造了更柔和的一面,即便车侧的腰线有力一些。但相比起Aion Y,海豚的造型风格始终是偏向于可爱的设定,所以我判断,它的目标人群多数会以女性消费者为主。
Aion Y的外观,最大限度的接近于概念车的造型。其采用了机甲设计,让其拥有了十足的科幻风格,再加上11种车身配色方案(还有18种后续改装颜色可选),相信无论是喜欢什么风格的车主,都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设定。不管开到哪里,都能收获年轻消费者们的注目礼。如果从外观上来说,Aion Y的造型和配色会比海豚更加有吸引力。
在数天前海豚的非官方公布内饰图被爆出,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内饰的设计会比外观更加前卫和科幻。其中控台的造型可说是呼应了海豚的名称,以大海的波浪为原型,从中控延伸至两端的出风口。而中央扶手台及两边的门把手,也同样采用了相同的波浪风格设计,让海豚的整个内饰看起来既有海洋的温柔,也有科技的前卫。
Aion Y的内饰部分,采用了纯粹的简约设计,但它的简约在与外观颜色互相呼应的撞色配色衬托下,不会给人那种传统简约的“性冷淡”感觉。再加上Aion Y拥有独特的座椅躺平设计,以及空间尺寸上的优势。所以从综合表现来看,Aion Y在内饰与空间方面会领先于尺寸小一些的海豚。
不过海豚既然是诞生于e平台3.0,那证明它的智能配置肯定也是跟名称一样的。其电气架构和BYD OS系统,能实现强大的自动驾驶功能。还能将功能迭代速度缩短至两周,让海豚能与时并进。至于Aion Y也有基于5G打造的各种智能娱乐配置,比如情绪识别,用车辆摄像头拍抖音等功能,都能十分讨好年轻的消费者。
动力续航:
动力方面,Aion Y搭载了70kW的永磁同步电机,至于续航则有410、500、600公里三种可选。在试驾时可以感觉到Aion Y的电机输出虽然不算强悍,但其7.9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官方数据),已经能跟1.4~1.6T的紧凑级轿车的加速成绩平起平坐了。开起来也算是很轻快的感觉。
而更安全的弹匣电池也能大大消除消费者对于纯电动车电池有可能自燃的担忧。
而海豚的动力部分,或会搭载一台70kW的永磁同步电机,续航里程可能在400公里以上,但到目前为止暂无更多确定的消息。因为它是基于e平台3.0打造,所以搭载刀片电池的可能性会很大,但比亚迪最新的800V闪充技术(5分钟可充150km续航)则未必会搭载。毕竟海豚的定价估计是在10万元左右,基于成本等因素它未必会配置这么新的技术。
Aion Y在颜值、空间和科技配置上都十分符合当前的主流水平。再加上它拥有大胆科幻的设计语言,以及很多能讨好年轻消费者娱乐功能设计,和契合次元文化的元素。再加上更安全的电池系数,和合理的定价,都让Aion Y有很大的几率可以成为年轻人的第一辆新能源车。
而海豚在颜值和科技配置上也有自己的特色,但相比起Aion Y的外观就差了一点意思。幸好,它的定位十分微妙,因为它更像在紧凑级两厢车(海豚的轴距)与小型两厢车(海豚的车身尺寸)之间折中的存在。
正因为有这样的定位能让它拥有更好的上拉下打竞争力。内部使用空间比小型车大,在城市中泊车又比紧凑级更方便。至于,它能否在这片新能源细分蓝海中获得更多的认同,就得等它的具体配置参数出来后,才能判断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