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时候,“万元户”成了有钱人的象征。那个年代,谁手头里能拿得出来一万块钱,那就是妥妥的土豪!今天,小编就带您回顾一下万元户的标配——菲亚特126P。
其实,这款车本名应该叫做菲亚特126,是第二代菲亚特500的继任者。而菲亚特126P中的“P”,代表Poland(波兰)。当时,从同为共产主义国家进口的车辆,有免税政策,在此背景下,菲亚特126P成为了当时“万元户”的首选。
我们先来简单看下这款车,从外观上看,这款车非常简洁,也非常渺小,甚至比我们熟知的奥拓都要小很多。前脸部分采用了方形大灯加方形转向灯的设计,看起来非常简洁。可能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款车前面没有进气格栅。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这款车采用的是后置后驱结构,真正的进气格栅,在车身左右两侧。
菲亚特126P定位低端产品,所以并没有采用原版的全景天窗设计,而是采用了硬顶式设计,车内没有空调,不想开窗户的时候可以通过前面的三角窗透气。有意思的是,这款车并没有悬挂菲亚特的logo,而是悬挂了Polski Fiat(波兰菲亚特)的独立logo。
内饰方面,菲亚特126的设计非常简洁,仪表仅有一个速度表。仪表台中间的盖板很有意思,那个是通风口的设计,可以在跑高速的时候给车内换风。
我们从透视图来看,就不难发现,这款车 底盘同样非常简洁,前方虽然采用了独立悬架,但中央通过一个横置钢板弹簧连接两侧的车轮。后面的发动机尺寸非常小,实际上,这款车的发动机仅有0.65L排量,采用了双缸设计。陈佩斯曾经的小品《赶场》就曾介绍过这款车,谁偷走了我的气缸?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原版的菲亚特126,软顶全景天窗+皮革座椅,这就妥妥的是精致小车了!这是货比货得扔……
这就是当年的菲亚特126,怎么样,您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