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低端市场有大众集团把守,豪华品牌市场有BBA轮值,2018年的汽车市场与往日相比看起并没有太大变动依然是德系车的天下。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汽车市场整体虽然未完成预期销量目标,但在2300多万的份额中,上汽大众携手一汽大众共计拿下400万辆的成绩单,同比微增,市场份额仍然惊人!而在BBA内部,同为豪华品牌你争我夺已是常态,但在经历了汽车市场的首次震荡后,豪华品牌将去何方?我们不妨探究一番。
![]()
市场初显拐点“撕裂”现象加重
在2018年汽车市场的月销量呈现出“跌跌不休”的局面时,不能完成年度目标在诸多机构分析中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结果也确实如此。受供给侧改革、发展新旧动力转化、三四线城市房价高企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诸多因素影响,中低收入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实质性增长不知是否跑赢了CPI,以目前汽车销售市场总量下降的结果来看,这应是存疑的。
![]()
但从更深一层来看,2018年豪华品牌与中低端汽车销售市场水逆有所不同,整体销量不降反升,全年累积销量达到1977361辆,同比增长12.5%,占全年总销量的8.8%。
中低端市场销量萎缩,豪华品牌市场表现进一步拉升,趋于两极的现象在2018年的汽车销售市场表现分外明显,有人归咎于贫富差距的拉大,而在笔者看来这种“撕裂”现象的出现,是在强烈的外部压力刺激下,阶层固化的现象提前显现的结果。暂且不论背后的原因,就我们身处的汽车行业来说,如何面对并适应这种变化,特别是今天所探讨的豪华品牌。
![]()
扎实本土 拓宽“戏路”
因为地区文化差异、地理环境以及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偏好也各有差异,导致了相同品牌车型,在这个国家受到热捧却在其他国家遭遇爆冷。虽然BBA并没有在其他国家地区遭受爆冷,但相较于中国市场给予他们的“礼遇”,已经足以让厂家把国人的喜好摆在首位研究透彻。
![]()
比如前段时间上市的奥迪A6L,作为BBA三大传统豪华品牌最后完成升级换代的C级车型受到了广泛关注,40.28~69.48万元的售价引来不少吐槽,而从终端市场来看,新款的上市引发了用户争相购买老款的现象,不知是不是奥迪官方所乐见的。
“加长”作为国内豪华品牌落地本土最为常见的迎合用户的手段,其带来的边际效应势必逐步减弱,而对于品牌本身的回归在未来会变得更为凸显。但宝马、奥迪在国人记忆中的印象通常被土豪、暴发户、政府官员等形象所掩盖,虽奥迪在年轻化上的努力已渐摆脱束缚,但一时也难以消弭。
![]()
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奥迪A6L 2018年累积销量153283辆,宝马5系Li 150983辆,奔驰E级144635辆,整体差距并不明显,在官车地位遭到削弱后,奔驰、宝马的赶超势头愈发明显。
![]()
另一方面除了燃油车,在插电混动等新能源方面表现抢眼是奥迪A6L以及宝马5系Li的优势所在,而具体到终端宝马530Le2018年销量为13514辆,比起奥迪A6L插电混动车型2725辆的成绩完全是碾压式的优势。虽然5系Li在销量上对A6L稍有不及,而在排放法规日益严苛,新能源车终将成为霸主的当下,奥迪A6L还能否保住微弱的优势,值得反思。
![]()
而在高性能车方面,AMG E共卖出258辆,宝马M5 162辆,奥迪S6、RS6分别卖出81辆和139辆,总体来说,奔驰AMG E稍有优势。但目前奔驰还没有推出其E级新能源系列,凭借奔驰的技术技术积累和更具底蕴的品牌号召力,未来实现反超也是大概率事件。所以留给奥迪的时间并不多拓宽“戏路”才是根本,从2019年BBA的新车规划上来看,宝马有21款新车、奥迪18款、奔驰15款新车将投放市场,所以奥迪能否继续做大哥,就在此一搏,只是新款A6L的新意似乎并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预期颇为可惜。
![]()
总的来说,BBA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目前来看还未触顶,扎根本土拓宽车品牌谱系,打造基于自身的文化影响将是未来的方向,在阶层固化的进程中,用户审美情趣的培养以及对品牌文化的认知将会BBA新增长点的来源。奥迪虽暂居鳌头,但宝马势不可挡,奔驰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