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平门知事
作者/二哥
了解更多汽车知识 关注试驾时间
国内电动汽车、智能汽车的发展虚火日盛,已经集结了特斯拉、比亚迪、百度、蔚来、小鹏、威马、哪吒、几何、极星、理想、高合、上汽R、长城猫、吉利极氪、广汽埃安、北汽阿尔法等几十支有名有姓的品牌运营商仍觉不够,恒大、创维、小米、OPPO等地产、黑电、移动终端品牌商也在虎视眈眈、摩拳擦掌。
![]()
智能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尤其智能电动汽车刹那间变得百花齐放欣欣向荣了,并给予人们未来发展潮流的极大错觉。
然而,一切不过是海市蜃楼。
刹车失灵即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未来,可能还将面对黑客入侵带来的不受驾驶者操作影响的麻烦。
![]()
智能汽车布局的各类传感器
和传统汽车机械式或电子与机械式相结合的制动方式,驾驶者能够深度感知刹车性能的变化截然不同,智能电动汽车的刹车系统完全依赖中央处理器——行车电脑,电脑依据驾驶人脚踏力度或传感器信号强弱,作出相应的制动指令,该指令可能是为了减速,也可能是为了通过连续制动实现更高效的能量回收,当然也可能是为了紧急制动,期间电脑存在误判的概率。
汽车智能化程度越高,其伴随的危险性越大,摄像头、激光与脉冲雷达等捕捉行车信息的硬件和其它辅助电子传感器,以及自动加速、转向、制动等电子控制系统,甚至行车电脑如果没有充足的设计冗余,在任何一项组件出现故障,尤其突然断电情况下,汽车出现交通事故几乎不可避免。
![]()
电动汽车核心舱
特斯拉汽车刹车失灵绝非独门,事实上,比亚迪、蔚来、小鹏、奇瑞新能源等品牌电动汽车都无不留下过现实案例。
而在未来,随着后台监控与远程控制技术,以及自动驾驶技术愈发深入地应用,智能汽车如果缺乏足够强大而完善的防御和漏洞自我修复能力,遭遇不法分子劫持的可能性也会如影随形,届时,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恐怕已经不是刹车失灵那么简单了。
![]()
智能汽车刹车失灵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自动化程度领先电动汽车十几年的民航飞机一直没有脱离机长、副机长主动控制的根本原因。
汽车智能化降低了驾驶者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强度,但同时也因其存在难以预知的故障而暗藏着无可预判的危险。
![]()
智能汽车安全不会像PPT那么容易
然而,纵使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企业、风投竞相合作不惜跨界呢?原因自然逃不开利益二字。曾经再火不过的地产正受国家与地方的高压调控,而家电与手机厂商也正遭遇行业天花板,唯有新能源汽车恰逢天时地利人和,并拥有无限挖掘的潜力。
一方面政府补贴依然丰厚;一方面智能装备与电池利润可观;一方面通过兑换积分获取真金白银;一方面通过概念诱导收割中小投资者。更重要的是多年积累的社会消费氛围也为智能汽车的去向铺平了道路。只要造得出来,卖得出去,盈利是迟早的事。
只是,对于广大普通消费者,智能汽车无疑就是带刺的玫瑰,看起来鲜艳欲滴摄人心魄,一不留神就刺痛你我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