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电企业入场,5月18日美的威灵汽车零部件正式投产。美的集团表示,美的不造车。威灵汽车将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进军汽车行业中。
美的集团机电事业部总裁伏拥军向大家展示了美的在机电方面的战略布局,同时威灵汽车零部件正式宣布了三大产线(电机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辅助/自动驾驶系统)进入投产,并发布了5大类产品:驱动电机、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电动压缩机和EPS电机。
为何美的明确表示不造车?因为美的造车,造怕了。
美的第一次造车是在2003年,并计划建成整车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云南美的汽车工业城”。但美的当时造的,是客车,并真造出了贴美的LOGO的车型。
美的当时的思路,是选择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竞争不算激烈的客车行业作为投资对象。即便是在10年之后,包括格力董明珠在2015年宣布造车,也依然是从客车领域进入汽车行业。唯一的理由是,商用车的市场,对品牌不那么敏感,更有市场。
不过,很快美的就宣布造车失败了。由于美的对市场判断的失误,以及受到经济危机影响,2008年,美的正式宣布暂停造车项目。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政策的倾斜,美的看到了再次入局造车的机会,不过这次,美的选择了当“僚机”。
2018年,美的就成立了美的威灵汽车部件产品公司。这子公司是第一个挂上了“汽车”两字的美的集团子公司。随后,美的在2020年拿下了合康新能,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关键零部件上,合康新能早已与一汽、江淮等国内多家主流车厂形成配套关系。
也就是说,其实美的早在2020年,已经开始涉足新能源车制造业务了。所以,5月18日的发布会,更像是美的集团的一次“宣传会”,让更多的人知道,美的已经入局造车了。
据悉,威灵汽车部件产品公司成立的机电事业群中就布局了以电机、电控和压缩机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产品线涉及电机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和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简单而言,美的虽然说不造车,但它离造车仅差一个资质和生产线,因为智能汽车最难的动力、辅助驾驶等系统,它都在做了。
而且,美的在这三个领域已经完成了产品落地和量产,同时已经和传统车企、新势力车企进行了合作(东风、高合汽车、威马等)。未来,威灵汽车还会与更多车企进行合作,加快威灵汽车零部件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发展。
“二进宫”的美的显然比上一次造车更加谨慎,其策略也和华为这样的企业类似,选择从零部件企业入手。那美的未来会造车吗?这不好说,但美的明显更喜欢做零部件,而且将在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新零售模式方面展缔造属于自己的美的帝国。不造车的美的,反而会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