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中国车市遇上了一股28年不遇的寒潮,在这股寒潮的影响下,金九银十的影响力在逐渐降低,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也在同步下降。带来的后果便是车市销量下滑,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汽车产销量同比下降4.2%和2.8%。
车市的整体下滑,细分车型市场同样不能幸免,SUV热潮不再,轿车市场也出现了滑坡。根据数据显示,轿车市场的产销量同比下降4%和2.7%。大环境如此,具体的车型是否也会受到明显影响呢?根据2018年的全年销量来看,具体车型受到的影响并非是整体下降,而是销量两极化。换言之,一场更严苛、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市场淘汰正在悄然地进行。
产量同比 | 销量同比 | |
乘用车领域 | -4.2% | -2.8% |
轿车领域 | -4% | -2.7% |
在这场车市寒冬中,有这么一些车型,它们就如同寒冬中的一把火,在整体下滑的车市中保持热销,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今天兵哥就做一个汇总,分别从中美德日韩五个不同的车系中各选取最热销的一款车型推荐给大家!
中国
吉利汽车-帝豪
指导价:6.98-10.08万元
2018年总销量:24.69万辆
或许在整个轿车市场上,帝豪的表现算不上特别亮眼,但毫无疑问,轿车作为自主品牌薄弱的一环,帝豪撑起了一片天,成为唯一能在轿车前十中分一杯羹的存在。帝豪的成功有几个因素:首先一点是足够亲民的入手价格;其次便是不因为价格而给予消费者廉价感,反而在外观、内饰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品质感;再者在性价比上帝豪领先同级别合资车型也是一个关键。如今帝豪上市已久,良好的市场表现正在为其建立良好的市场口碑,一旦这个良性循环形成,帝豪的未来表现将能够给予我们更大的惊喜!
美系
上汽通用别克-英朗
指导价:10.99-14.49万元
2018年总销量:26.19万辆
英朗在2018年换上三缸发动机之后曾一度跌落神坛,不但保不住前五,连前十都变得有些困难。会造成这样的原因更多还是源自消费者对于三缸这种“新鲜玩意”的接受程度不高。但是英朗凭借其三缸发动机的稳定表现以及价格上的进一步优惠成功地打了一场翻身仗,不但在逆市中实现环比增长,更是通过市场表现展现了自身产品的稳定性。既获得了优秀的市场表现,又获得产品口碑,可谓是名利双收。如今,虽然英朗的总体市场表现相比去年有着较大的跌幅,但随着2019年三缸发动机进一步普及,相信英朗的表现也会有所提升。
德系
上汽大众-朗逸
指导价:10.99-16.59万元
2018年总销量:50.38万辆
朗逸一直被黑,但是朗逸一直都卖得很好。看着朗逸2018年的市场总销量才知道什么是加长的威力。在2018年5月,朗逸实行换代,MQB平台的加持下,加长后的朗逸有着更为宽敞的内部空间,对于中国消费者的杀伤力可谓十足。再者作为中国市场上多年以来的轿车销冠,朗逸在此前就已经有着稳定良好的市场口碑,此番加长上市且与老款车型同台销售,可谓同时满足了新老两代消费者,满足两种不同的口味需求。在同时作用的情况下,会获得这样的市场表现好像也是情理之中。
日系
东风日产-轩逸
指导价:9.98-16.15万元
2018年总销量:48.12万辆
其实轩逸在2018年中的表现是非常亮眼的,甚至一度让人以为其会取代朗逸成为2018年的轿车销冠。然而从最终得出的结果我们也能看到,轩逸终究以2万多辆的成绩落后于朗逸,成为年度轿车销量亚军。作为一款在2018年中没有换代的“老款车型”,轩逸获得这一成绩已然值得骄傲。而在这个成绩的背后,更多还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口味的改变正好贴近了轩逸的特色:乘坐舒适性。轩逸作为小号移动沙发,宽厚舒适的座椅能够提供优秀的乘坐舒适性,加之经典款轩逸较高的价格优惠,这就使得轩逸更加地热销了。
韩系
北京现代-领动
指导价:9.98-15.18万元
2018年总销量:21.69万辆
曾经一度有望赶超日系的韩系车在2018年妥妥地没落了,即便是销量最高的领动也只有21.69万辆的销量。作为2018年韩系车销量担当,领动确实有不少优点,比如出众的外观、不俗的内饰品质感、较高的配置以及较大的价格优惠。但是目前韩系车面临了一个尴尬的处境,一方面,失去了口碑的韩系车需要重新讨回消费者芳心,另一方面,如今新车喷发,比韩系车更具品牌力的其他品牌新车很容易淹没掉韩系新车的宣传;而且转而主打性价比的韩系车遇上了正在品牌向上的自主品牌,夹在中间的韩系车究竟要如何发展,这着实是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