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斯拉中国官方宣布,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上涨1000元,当前售价为25.09万元,交付周期为2-4周。
此消息一出,立马引起热议,要知道特斯拉还未从“刹车维权”事件中走出,竟敢在这关头加价售卖,难道是不想要市场销量了么?
但是,从实际销量来看,特斯拉二季度产能售罄,依然备受追捧,没有任何受到影响的迹象。
难道,国内消费者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品牌影响力较强大,仍受市场追捧
虽然特斯拉此前深陷“维权事件”舆论漩涡不能自拔,数次登上微博热搜榜,但是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特斯拉在电动车界的地位,就如同BBA在燃油车界的地位一般——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不容小觑。
可以这么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购买一台特斯拉汽车所带来的品牌尊贵感,丝毫不逊色于购买一台BBA,在许多人心中,特斯拉就是高端大气的代表。
相较于特斯拉,国内的比亚迪、北汽ARCFOX 极狐以及小鹏汽车等等自主品牌,在品牌影响力上的确不如特斯拉,能与特斯拉抗衡的目前仅有蔚来。
所以,特斯拉能够持续热销也就不足为奇了。
国内品牌持续追赶,硬实力已不输特斯拉
现阶段,特斯拉的确在市场认可度上更胜一筹,但是国内品牌也在持续追赶特斯拉,并且在硬实力上并不输特斯拉。
以特斯拉引以为傲的自动驾驶功能为例,小鹏汽车的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可以实现主动变道超车、主动进出闸道等功能,而且此前还实现了每百公里只需人工接管车辆0.71次的成绩,业内领先。
至于车辆续航里程以及动力性能等方面,蔚来汽车的蔚来EP9、比亚迪汽车的比亚迪汉EV以及小鹏汽车的小鹏P7,也是可以与特斯拉掰手腕的。
所以,特斯拉在技术和产品实力层面,并不能拉开与国内自主品牌的差距,甚至是较为接近了。
理性消费,品牌影响力并不是全部
实际上,在目前特斯拉还未对刹车问题有充分合理解释之前,国内消费者可以不必过度追捧特斯拉。
因为作为交通工具,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其最基本的产品特性之一就是安全,如果连安全都无法保障,那么根本就不是合格的汽车产品。
因此,我们作为消费者要理性看待特斯拉热潮,合理消费,兼听则明。
结束语:
令人意外的是,这次的女车主维权事件,竟然没对特斯拉的销量造成太大影响,只能感慨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还是惊人。不过随着国内自主品牌高端车型不断崛起,技术水平不断前进,再加上国人消费越发理性,如果特斯拉没办法合理解决产品固有缺陷,打消人们的疑虑,那么未来销量表现仍然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