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异响,转向手感模糊,方向盘“抢轮”,跑高速发飘,这些现象在里程超过10万公里以后的车辆上非常常见,其原因多半是底盘部件老化,导致车轮定位数据不准,转向角度变化以及橡胶结构件失效。
底盘作为连接车身和车轮的综合部件,它不仅起到承托的作用,还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车轮上下跳动的方向,将它压在路面上保证抓地力,在日常行驶的过程中,路面冲击、雨雪腐蚀、巨大的温差都会让底盘的橡胶结构件加速老化,从而影响底盘性能。
稳定杆
稳定杆分为扭转弹簧杆与固定衬套两大部分构成,作用是通过限制左右两侧悬挂的拉伸、压缩量,来抑制车身向左或向右转弯时因重心转移发生的侧倾。由于稳定杆本身采用高强度扭转弹簧钢材质,因此在扭转时不会发出声音,而是衬套在防倾杆扭转后发生磨损,发出异响。
稳定杆衬套在磨损后还有可能让防倾杆处于异常扭动,改变防倾杆固定点位,从而使其防倾效率下降。
防倾杆连接小杆(李子串)
将稳定杆连接至下臂和减震器的小杆一般被称为李子串,也叫狗骨。由于悬挂在行驶过程中不断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移动,因此固定的上下固定点为球形接头,并可以旋转。李子串球头磨损后的异响和防倾杆衬套被磨损后的声音几乎相同。可从汽车下方用手摇动李子串,或者用橡皮锤敲打它来确定嘎嘎声,则可以确定是异响的来源。
李子串球头的破损会直接影响悬挂与防倾杆之间的联系,避震上下运动也会受到限制。
下摆臂
下摆臂是固定轮胎的重要部件,它固定轮胎的倾角,在轮胎受到侧向力时起到支撑作用。如果摇晃轮胎,正常状态的下摆臂中间位置是不会发生左右位移的,如果磨损,中间的橡胶部分会偏移、转动,在行驶时会听到敲击声。
大多数家用汽车采用软质橡胶来做下摆臂球形接头,球形接头连接末端的副车架上。如果下摆臂发生异响,多半是球头破损,不仅影响支撑性,导致轮胎倾角发生变化,还会影响车轮前束,发生跑偏。
轮毂轴承
汽车的四个车轮靠轮毂固定在羊角上,该轴承除了起到固定轮毂的作用,还要承担车身的重量,因此它的轴向、径向都在受力。轴承有磨损时,开车时可以听到有规律的碰撞声,就像石子卡进了轮胎。由于旋转部件的阻力增加,因此燃料效率变差。轴承发生损坏时,即使上了油,声音也不会消失,因此消除声音的唯一方法是更换。
转向拉杆
转向拉杆控制前轮左右摆动的同时,也固定了前轮的前束,作用相当重要。拉杆连接转向齿条部分是球形接头,可以抑制对车身的纵向振动。如果在不操作方向盘时没有施加力,在自由状态下会发出“吱吱”的声音,说明转向拉杆球头很有可能脱落,有方向失灵的风险。
减震器
减震器负责为车体缓冲路面冲击与振动,它安装在轮胎旁边,控制轮胎的垂直移动距离,在麦弗逊结构的悬挂中还要起到控制悬挂压缩路径的作用。减震器目前分为液压式和空气式。当车身下沉时,减震器会减慢返回速度,并防止快速地晃动。
避震异响是由于减震器漏油导致的缺油引起的。当缺油时,吸收器内部的空腔是空气。与油液不同,空气很容易从避震筒中逸出,因此,如果在有空腔的情况下推动减震器,则其会急剧收缩至油缸位置,也就是俗称的“避震打底”。
点评
车辆在长时间服役之后,其底盘都会有老化现象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检查并更换损坏部件,定期做四轮定位确认悬挂几何,可以有效预防因底盘部件损坏而发生的危险。下一期,车叔将为大家分享几种典型的问题,并讲解解决的方法以及需要更换的零部件,让您在维修爱车的过程中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