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这个新logo公布之后,普遍的评论是感慨小米被坑了,即便是相对认可的知乎,整体论调也是辩护式的——「别的logo也都这么改进,花的钱比这个还多呢」。
并没有人真的认为原研哉完成了一项出色的工作。
Well,200万能请来原研哉,但能不能请来最好的原研哉,恐怕只能听天由命。并且我们并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原研哉曾拿出过一个全新的设计,但小米接受不了,他便退而求其次,拿出这个小米一定接受得了的设计——直角变圆角。
美剧《硅谷》里就有一段这样的情节——
Pied Piper联合创始人想搞一个超cool的logo,于是花1万美元找到一位叫做Chuy的墨西哥街头艺术家进行设计,最初的设计版本是f**k自由女神像:
▲原图太刺激,做了和谐处理
这样的设计肯定是把大伙吓坏了,于是求着艺术家调整一下,不要f**k自由象征,后者改了一版,f**k联合创始人(寓意f**k权威):
▲原图太刺激,做了和谐处理
显然,这个版本还是接受不了,联合创始人再次央求调整,Chuy无奈表示,我知道你们要什么了,最终版是这样的:
▲以上三张图片均截图自《硅谷》
原研哉肯定不会做那种随意f**k的设计,但大家应该明白这种状态,企业无法接受真正原创性的创作,绝大多数庸俗且品位低下的企业,则根本就是请有品的人做没品的事。
小米究竟是不是这样,我们并不清楚,还是就事论事来说原研哉设计的这个新logo吧。
所有那些嘲讽的声音,甚至那些辩护的声音,事实上都并不认可这个设计,辩护也不过是在说「别的设计也都这样,凑合啦」。于是有趣的问题就出现了,这些年来,网络上一直是全员鼓吹匠人精神,「匠人精神」是什么呢?大体上是一种精益求精,哪怕只能取得万分之一的进展,也要用尽一万分的精力。
小米新旧logo的变化,就是匠人精神式的成果啊,尽力让它更完美哪怕一点点。
人们对「拉面之神」山岸一雄的评价是「一生只做一碗面」,当然不是真的只做一种,他的大胜轩每天卖200碗,招牌面是「沾面」,菜单上还有其它选择。不过菜单的确是很久都不会变的,经典的配方也是不会变的,山岸一雄事实上就是一生都在将那个配方做好,每天五六点钟起床,一个半小时做叉烧、三个小时熬汤,11点开卖,4个小时卖完。
▲大胜轩招牌沾面 | 图片来自http://showlive.cn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也是这样做寿司的,用外界总结的话说是「每天重复同一件事,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巅峰是在哪里」。「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也是这样做天妇罗的。吉原义人没有被称为「刀匠之神」,但他和那些名声在外的同僚一样,也是那样锻刀的。
原研哉接下了小米的邀约,当然没理由因为这200万改变自己大半辈子的创作方式,他之前怎么设计,这次还是怎么设计,他之前的工作是匠人精神式的,这次的工作没理由不是。「之前一直以为设计就是用新的东西去代替旧的东西,但并不是的,而是从一些理所当然的事情中重新发现和思索。」
▲来源见水印
别误会我在嘲讽网友叶公好龙,事实上我觉得匠人精神是需要祛魅的,对于身处东亚文化、甚至塑造了东亚文化的中国而言尤其如此。匠人从来都不是「创造力之神」,事实上,ta们循规蹈矩、一生悬命,恰恰是不创造之神。指望「匠人精神」来扭转乾坤,化腐朽为神奇?那反而是误会了匠人精神,匠人精神讲的就是阶级性:
匠人是子承父业甚至世家出身、食材要用最好的、同一件事情做一辈子……到处都是规矩,每一条都不容僭越。
更何况,关注汽车的我们都知道,日本设计尽管多数情况下似乎不错,但日本汽车设计从来都不是正面案例。除了马自达稍好一些之外——更多表现糟糕的品牌就不具体点名了——看看那些外观、看看那些内饰,总是充满了上世纪90年代的痕迹,无穷无尽的镀铬、粗糙不堪的硬塑料……
你能给它们最好的评价就是:Well,设计师尽力了。
文|鐵西區的李子
图|网络
![]()
前沿资讯 原创观点
最有逼格的原创型汽车新媒体品牌
新浪微博:@驾仕派
驾仕派现已入驻各大媒体平台
日均全网浏览量超过1,000,000次
版权联系:jiashipai@foxmail.com
老司机微信群,群主微信号:jiashiyu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