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合资品牌的地位”这是近些年来自主品牌一直在做的事情,确实他们非常巨大的进步,而且与合资品牌相比已然不再依靠配置、空间等表面参数,而是从核心产品力方面进行超越。其中吉利汽车非常有代表性,本次上海车展他们带来的星越L便是一款全方位超越合资品牌的产品。
![]()
虽然沿用着“星越”的名号,但是这款车与星越截然不同。从设计上看,它不再沿用掀背造型,而是传统SUV的模样,平直线条居多显得非常魁梧。并且车身尺寸很大,长、宽、高分别为4770、1895、1689(mm),轴距更是达到了2845mm与同级别的合资产品相比,比如CR-V、途观L,星越L的尺寸同样占据优势。
其实进入车内就能感觉到星越L的空间是多么的夸张了,后排空间比很多中型SUV都要阔绰,我175cm的身高,腿部空间在30cm以上。而且座椅的人机工程学模型很棒,座椅靠背比较缓和、坐垫对大腿的支撑很到位,座椅的填充也是软硬适中,总之静态体验非常优秀,是跨级别的表现。另外星越L是一款5座的SUV,所以后备厢空间也非常的大,应对一家人的长途旅行,绰绰有余。
![]()
内饰同样变化很大,并且与吉利其它产品都不相同,中控区的双联屏已经延伸到副驾驶一侧,视觉效果很夸张。不过我并没有体验展车的车机系统,这还是留到试驾的时候再说。另外车内的配色是挺讲究的,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元素,青铜色皮革以及鎏金饰板等。总归星越L车内的豪华氛围是很强的,相比CR-V、途观L那种比较朴素的内饰,星越L车内明显更有质感,差不多是快捷酒店与希尔顿的差别。
![]()
动力部分依旧是Drive E系列2.0T发动机,不过有两套动力单元可以选择,其中低功率版本为218马力,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而高功率引擎为238马力,变速箱为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当然我是更加推荐高功率版本,不过2.0T匹配7DCT的动力组合,我在星瑞上曾体验过,表现也挺棒的。
虽然换挡速度有些慢,但是平顺性很好,对于星越L这样的车来说,如果能保证优秀的平顺性,损失些许换挡时间也完全可以接受。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而已,到底表现如何,我觉得还是要时间之后才有结论,总之是让人期待的。
接下来还想说说星越L的CMA平台,其实这是一个很先进的架构,但经常被人们忽视。CMA模块化架构,诞生于CEVT(中欧汽车技术中心),是吉利与沃尔沃共同研发的首个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早前,领克和沃尔沃品牌皆使用了这一模块化架构。
CMA模块化架构采用了目前业界速度最快的FlexRay总线技术。Flexray的数据传输速度达到了10mbps,是大众MQB平台惯用的CAN总线速度的10倍。
![]()
CAN总线一般采用线形结构,所有的节点都并联在总线上,只要总线一处出现短路,整个总线便无法工作。而FlexRay的拓扑结构更加多样化,既可以和CAN总线一样采用线形结构,也可以采用星型结构。并且两条总线通信通道也成为FlexRay的双保险,第二通道既可以发送和第一通道相同的信息,以冗余来保证稳定;同时第二条通道也可以发送完全不同的信息,提高传输效率。
而且,FlexRay将节点分成静态和动态,静态部分的节点有属于自己专属的“通道”,这可以保证重要的节点能够随时发送自己的信息。而动态部分的节点则用来发送使用频率不确定,相对不重要的数据。
总的来说,目前主流的CAN总线就像一条双向单车道的高速公路,速度不慢,但受制于车道数量,只能根据优先级先后上路,且高速公路本身一旦有问题将造成全程的拥堵。而FlexRay则像一个复杂的高铁网络,不仅仅是速度更快,同时能够保证重要数据能够第一时间传输到目标位置,即便线路出现问题,也可以使用备用线路。
此外,相比大众MQB、丰田TNGA,CMA平台最厉害的就是“GCPA-101”标准。“GCPA-101”标准是首部中国原创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标准。简单来说,在一些复杂、刻板的研发、设计要求之外,这套标准能够将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直接加入设计、研发阶段,让产品尽可能地使用中国消费者喜欢的设计,这也让吉利在和合资品牌的竞争中,拥有了更大的优势。
![]()
平台的优势具体到星越L这款车上体现为:首先先进的电气架构可以支持整车FOTA在线升级技术,可以像手机一样实时更新,并且搭载5G-AVP可以实现1km无人泊车;其次“GCPA-101”标准让星越L在设计之初能更多获取消费者的需求,配置更加细化,从而让这款车更加本土化、得到更多消费者的热爱。
![]()
总之星越L在同级别拥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从前我们说技术储备很研发能力让吉利越来越强大,追上丰田、大众指日可待。而现在,随着基于CMA平台的产品越来越多,星越L、星瑞这些车型已经走在了丰田、大众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