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点LatePost》报道称,滴滴开始启动造车项目。
项目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他也是滴滴与比亚迪联名发布的定制网约车D1的首席产品官。
另外消息还称,滴滴团队已经开始从车厂挖人,其中有现任福特汽车(中国)电动车事业部首席运营官朱江,不过朱江本人已向媒体否认了加入滴滴的消息:“下礼拜黑马要上市了,莫要散播谣言乱我君心,这消息太假了。”
![]()
虽然滴滴造车的消息还存有诸多疑云,关于滴滴未来造车的模式和路径也并不明晰,但滴滴入局造车是盖棺定论的事实。
2018年4月24日,在滴滴出行与31家车企发起成立“洪流联盟”的现场上,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曾表示,滴滴坚决不造车,滴滴也不谋求成为未来最大的汽车运营商。程维进而介绍说,未来十年滴滴的三大愿景是“成为全球智能交通技术的引领者,做智慧交通,也做智能驾驶”。
造车或许不是滴滴发展的初衷,但滴滴确实有其合理的造车逻辑。
相比苹果公司、百度等入局造车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以及字节跳动、美团等在造车新势力上参与多轮融资的动作,此前滴滴在其中发出的造车声响并不算大。2019年11月,滴滴与比亚迪合资成立了美好出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比亚迪持股65%,滴滴持股35%。2020年11月,二者合作推出定制网约车D1,2021年首季度该车销量为5000台。
![]()
定制网约车是目前各网约车平台竞争的焦点,它的优势在于,既能够统一网约车的车型,为用户提供标准化、个性化的网约车出行服务,也能降低平台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
相比曹操出行、T3出行等其他网约车平台,滴滴拥有的司机数量是最多的,在网约车市场里处于垄断地位,D1便是基于滴滴平台掌握的超5.5亿乘客、千万司机需求和百亿次的出行数据被设计出来。
程维在D1发布会上预测:“到2025年,共享汽车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新的迭代版本能够搭载滴滴自研的无人驾驶模块。到2030年,希望去掉驾驶舱,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
按照这一发展路径,已成功与比亚迪合作推出D1,有了一定造车经验的滴滴,下一步应该是在定制网约车上搭载自研的无人驾驶技术,滴滴旗下与北汽合作的自动驾驶业务或许将与滴滴造车项目产生连接。
在苹果、百度、小米等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宣布入局,更早的还有理想、小鹏、蔚来趁势造起了车,滴滴入场造车的时间似乎晚了一点,难免有人担心迟来的滴滴能否在这场电动车的“诸神之战”中赢得胜利的旗帜,但在笔者看来,滴滴的竞争者或许只有他自己。
![]()
至目前,无论是媒体还是业内人士,更多仍是将滴滴的造车项目看作是滴滴在定制网约车上的进一步探索。定制网约车相较于市场中其他的新能源乘用车,对标准化程度要求更高,且有服务乘客和司机的特殊需求,产品属性特殊或使得滴滴在近几年时间里,与其他车企和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竞争领域重叠不深,这也与滴滴在产业中“不谋求成为未来最大的汽车运营商”的定位不谋而合。
另外,相比于其他新造车的互联网企业,滴滴造车优势不仅在于拥有软件、数据、技术上得天独厚的条件,更在于其造出的网约车很大数量会被旗下司机使用消化,而不只是单一面向普通消费者销售,造车压力会更小。
较为实际的观点是,滴滴的竞争者更应是同类型的其他网约车平台。2019年,曹操出行宣布与吉利汽车合作定制网约车,拥有阿里、腾讯两大巨头股东,合作中国一汽、长安汽车等车企的T3出行,也透露将在今年上线定制网约车,滴滴面临的竞争不小。不过正如前文所言,滴滴仍处在网约车市场的垄断位置,拥有无可比拟的数据优势与用户数量,滴滴造车依旧未来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计划于今年上市,为了更好的市场估值,除造车之外,滴滴还将推动自动驾驶卡车、社区团购等业务进程,上市前的滴滴将动作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