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微博和朋友圈都被雷军以及它的全新子品牌“Redmi”刷屏,然而大家的关注点并不是这个全新发布的子品牌,而是雷军在发布会上“炮轰”友商的言论。经常看小米发布会的网友应该都很清楚,雷总一直以来在大家面前都是一个“老实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去年小米8发布会的时候,他在吹完自己的拍摄水平之后,补了一句:“当然了,华为P20还是最好的拍照手机”。纵观整个中国手机界,产品发布会都喜欢打对手的脸,没有一个老大能有雷军这般胸怀,在自己产品的发布会上给对手添花。
然而,2019开年的第一场发布会,雷军怒了,话风也变了,一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燃爆了在场所有人以及网民的激情。在会长心目中,雷军是中国那么多互联网老大里面最和蔼的,而他创办的小米也是真真正正在做好产品的一家企业。从2010年至今,小米用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中国手机行业的格局,瞬间他的影响力就超越了很多奋战多年的老牌厂商。这样的一颗新星被黑是必然的。那些嘲讽“饥饿营销”却又在模仿小米模式的厂商,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只是这一次雷军的“怒怼”,实在是让人有点猝不及防。
在前十个年头,福特刚打入中国市场时如日中天,但出过几次召回事件之后,它就好像被诅咒了一样没法翻身,从神坛直接摔到地狱。再加上近几年,福特也没有在中国市场新增全新的产品,所以整个品牌的销量都是一潭死水。然而,就在前段时间,福特官方发布了一组全新探险者的图片,这款进口车新本身与中国市场其实并没有太多交集,但收到它即将会引进国产的消息后,性质就不一样了。
听到探险者要国产,会长第一反应是福特难道要进行雷军式“怒怼”?但想了想其实也不太符合逻辑。首先是探险者要在中国市场能怼的目标并不多,大众途昂算一个,跟普拉多比都有点越级了。
而且,这个级别市场本来就不是很普及,所以探险者国产后即使能被中国消费者接受,它的销量也不会特别高,对整个市场的冲击力也不会很强,自然也就不会对品牌形象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其实,在30万以上的乘用车市场,绝大部分中国消费者都会更加认可豪华品牌。而福特作品为一个普通家用品牌,再加上它近几年直线下降的口碑,它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力是否能撑起三十多万的产品,这还有待考究。毕竟这不是福特的主场,美国人觉得探险者比奔驰GLC实用,但在中国人眼里可不一样。
因此,在会长看来,探险者引入国内可能也是福特的一个无奈之举。这么多年来,它在中国市场的产品构架都是一成不变,探险者的引入正好可以打破这个僵局。
现款探险者还是基于福特D4平台打造,这个这个平台起源于沃尔沃,我们可以把它看成D3平台(老款S80)的SUV版。所以我们别看现款探险者设计很大气和前卫,其实底子已经很老了。会长最接受不了的就是尺寸这么大的SUV还是前横置发动机布局,敷衍了事的适时四驱,几乎也不会对操控有任何帮助,所以探险者开起来的感觉真的是非常一般。
而全新换代的探险者,它将会采用福特最新的后驱平台,搭载2.3T和3.0T两款发动机,而变速箱则由全新的10AT取代。此外,美国市场还会有一款3.3L自吸发动机的版本,其实我也没想明白这款车型存在的意义。
整车的外形只有前脸是有明显改变的,其它的轮廓甚至连尾灯都跟现款一样,可见福特对于探险者这次换代其实是有点“慌乱”。内饰方面,整车的座椅布局变成了2+2+2,中控由一块10.1英寸的大屏以及一块12.3英寸的液晶仪表组成,简洁大方还很有科技感,连传统的换挡杆都被电子旋钮所取代。虽然从官图上看不出有多么高级的用料和做工,但对比现在福特的所有产品,全新探险者内饰的设计感真的是提升了一个层次。
不过,有点可以推测的是,探险者引入国内之后福特肯定会针对中国市场去推出7座版本。虽然七座的实用性并不比6座高,而且还会在年检以及缴费方面比较麻烦,但无奈中国消费者就是对7座车有执念。
之前林肯发布国产计划的时候,我们提过长安送了一座工厂给它作为“见面礼”。而据此前消息称,首款国产林肯车型最快将于2019年年底面世。从这个时间节点来看,其实就表明了探险者要国产并不是福特一时的头脑发热,最起码在平台的布局上,它之前应该有跟长安林肯做了更长远的规划。
从制造成本的角度来考虑,探险者不是走量的车型,福特不可能为了它的国产而斥巨资引进一条无法与其它车型共享的生产线。换言之,探险者的国产只是搭了长安林肯的顺风车,而它入华之后也会很顺其自然地与林肯的新车共线生产。
当然,这些都只是会长个人的猜测。不管探险者未来是否会跟林肯车上关系,我觉得这对于它的这个产品的影响力提升都不会很大,毕竟国人对于林肯的认可程度也不高,知道这个品牌也仅仅是因为它的名字比较特殊。
对于探险者的到来,可能途昂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现在30万级的中大型SUV市场,只有途昂自己独享,今年累计总销量有望突破8万,而探险者的到来,很有可能就会从途昂手中抢走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