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长城汽车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举办了一场氢能战略发布会,发布会上包括魏建军在内的多位长城高管以及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也都共同出席了这场发布会。
![]()
那么这场发布会到底说了些什么?长城押注氢能源的胜算到底有多大?带着这一连串问号,车叔带大家一起解读这场押注未来能源布局的发布会。
发布会说了什么?
这场发布会,长城公布了自己押注车规级氢能源市场的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虽然这套解决方案的名字听起来非常简单甚至略带几分时尚,但长城显然领悟到了字数越少事情越大的做事规律。在这套技术方案背后,长城的氢能战略涵盖了氢气制取、存储、运输、加注以及应用,通过这些可以看出长城在氢能源领域布局非常深入。
![]()
这场发布会并不是简单地介绍企业愿景,其中也提到了一些车型具体落实时间。就在今年,长城将会推出一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这将是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SUV车型。此外,长城还将完成100辆49吨氢能重卡项目落地。
![]()
通过这些短期目标我们看到长城在氢能源领域赌注确实不小,那为什么长城非要押注氢能源市场?一方面因为氢的储能密度相比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有大幅提升,而且其加注速度与传统化石燃料并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就使用便利程度来说,氢燃料电池汽车与传统车型并不会有太大区别。
![]()
在电动车充电时间与续航里程成为行业痛点的时候,长城选择使用便利程度及续航与传统燃油车无异同时更环保的能源形式并没有什么问题;另一方面,在2021年这个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国家已经将氢能产业写入十四五规划,所以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相应的政策扶持,而且国内多个省份也启动氢能源计划,因此从大环境来看,氢能有很大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风口。
长城有多大胜算?
技术的革新或者换代往往由大趋势造就,在这期间会涌现出许多拥有雄心壮志的企业投入真金白银做研发做实验,在全新技术尚未亮相之前也许会有部分企业因过高的研发成本而倒下,但我们绝不能否认它们在新技术研发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
![]()
国内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上的尝试并非首次,此前中通客车也研发过一批氢燃料电池大巴作为奥运村接送车辆,但其单车成本高达1000余万元,高昂的生产成本让当时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根本不具备量产可能,但好在十多年过去后,它在生产成本上得到了大幅下降,此前高达1000余万元的生产成本直线下降至100余万元,虽然生产成本有了大幅下降,但氢燃料电池应用在私人车辆上仍显得不太现实。
![]()
所以,长城在此过程中如果能掌握新型交换膜、催化剂制造等核心技术,他仍有较大可能将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于私人车辆;在制氢技术上长城要是能将制氢成本大幅降低,那么未来的商用前景仍比较宽广。但就像车叔在前文所说,技术的突破往往很难靠一个企业实现,至于长城会成为助力技术突破的那个企业还是享受技术成果的那个企业,这点仍难以确定。
![]()
车叔总结
我们都喜欢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但在这过程中企业却需要抱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长城此举必然在为自身长远发展而考虑,但不可否认,技术突破后我们也能享受到更优质的产品体验。所以,车叔对长城氢能源战略抱有信心,也希望长城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够早日面世。